为切实保障辖区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近期,蚌山区纬二路街道纬一社区通过“三举措”扎实推进防溺水工作,撑起生命“保护伞”。
筑牢思想防护堤,拧紧安全“意识阀”。社区将安全教育作为防溺水工作的“先手棋”,通过“线上 + 线下”双渠道开展宣传。线上利用社区微信视频号、网格微信群推送防溺水知识科普视频、典型事故案例等内容,线下组织党员、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以现场讲解和入户走访的“面对面”方式,将防溺水知识精准传递到每家每户,并在小区广场、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语、悬挂横幅。同时,联合家长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课堂”,通过情景模拟、知识问答等形式,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切实从思想根源拧紧防溺 “阀门”。
织密全域防控网,架起水域“隔离带”。社区严格落实防溺水工作责任,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建立摸底情况及包保责任人清单,细化任务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每天组织志愿者“拉网式”巡河,检查防溺水标识是否醒目、内容是否完整;查看标识有无损坏、褪色,及时修复更换,检查防护栏牢固性、高度及间距;核查救生圈、救生绳等设备是否齐全、完好,放置是否便于取用。排查步道、井盖等隐患,疏通救援通道;摸排辖区未成年人暑期生活情况,针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联合家庭加强监管。
完善应急救援链,打造生命“保护伞”。社区始终将应急救援作为防溺水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发挥“邻聚里”区域化党建联盟的凝聚作用,为居民生命安全构筑坚实防线完善应急预案,配齐救援物资。在各重点水域周边规范配备救生圈、救生绳、长竹竿等应急救援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可用。同时,与辖区医院、社会组织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依托“彩虹小课堂”党建品牌,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参加心肺复苏、溺水急救等技能培训,提升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居民生命安全撑起坚实“保护伞”。
截至目前,社区共发放防溺水宣传手册 500 余份,转发防溺水知识链接 80余条,受益群众 2000 余人次。(尹武二)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