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校中山校区 四(4)班 李萧蔓
小时候,每当过年,我总会被一副副春联吸引。那些字像跳舞的小人儿,有的挺拔如松,有的柔美似水。妈妈看我对书法如此感兴趣,就给我报了一个兴趣班,让我真正地走进了这个充满墨香的世界。
记得第一次走进书法教室时,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香,就像打开了一本古老的故事书。老师教我们握笔的姿势:“食指像小桥,拇指当高山,手掌要空得像握着鸡蛋。”但我的毛笔总是不听话,总是在宣纸上留下歪歪扭扭的脚印,像喝醉的小鸭子。我心不在焉地用毛笔蘸着清水在石砚上画动,看着墨色像云雾般晕染开来,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水墨丹青”。老师说,古代文人能在写字时听出毛笔与纸的“沙沙”对话,那是文字在唱歌。
今年春节,我尝试写了人生第一副春联——“龙年纳福”,当毛笔尖轻轻触碰洒金宣纸时,金色的斑点像星星般闪烁。虽然“福”字写得像个胖饺子,但爸爸却说:“这字里有你手心的温度,比印刷的字更珍贵。”
现在我知道,书法不只是写字,它是用毛笔来讲述中国故事。那些横竖撇捺里藏着长城的巍峨、黄河的奔腾,还有祖祖辈辈的智慧。每次提笔时,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小魔法师,让千年的文化在笔尖复活。妈妈说,书法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密码,当你摸摸这柔软的狼毫笔,闻闻这带着松烟香的墨汁,就可以听到每一笔画里古老又年轻的中国心跳。
指导老师:游海珍
注:稿件已在2025年7月9日《蚌埠日报》7版刊登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