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红色引擎”驱动精密“智”造

-

2025-07-14 15:47     来源:
        

蚌报融媒体记者 李景

当晨光穿透无尘车间的玻璃幕墙,劳模李开锋身着防尘服,像“电子外科医生”一样,专注地组装米粒大小的电阻器。不远处墙壁上,“党员示范岗”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标牌互相映照,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踏浪前行的时代之船,党建就是引领方向的帆。在科技浪潮奔涌的新时代,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以独特的红色密码,赋能“党建+创新”模式,书写着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的崭新篇章。那些深深扎根于车间的党员和劳模们,既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也是技术攻坚的排头兵,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专业从事各类电阻器、电感器、高压直流继电器等电子元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通信、自动控制、仪器仪表、轨道交通、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作为国内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公司现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2024年产品产量约6.5亿只,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

目前,公司拥有30多项省级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多次获得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双环集团生产的精密电阻器多年来成功为“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及“嫦娥”探月工程配套。今年,双环电子的“高端装备用精密电阻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及行业面临的技术和产能瓶颈,有效提升了高端装备行业基础元器件配套能力。

一路飘红的业绩,映照着实验室彻夜长明的灯火,离不开党员劳模们执着不倦的身影。“做科研既要心无旁骛,更要耐得住寂寞,只有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才能守住初心,激励自己不断前行。”李开锋说。

多年来,李开锋刻苦钻研技术,勇挑工作重担,主持完成了多项攻关,共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李开锋先后荣获蚌埠市技术开发优秀工作者、安徽省电子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蚌埠市劳动模范称号。以他命名的“李开锋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有成员7人,通过“传帮带”提高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为公司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

    在双环电子,一个个“党员模范岗”就是精密仪器中最关键的零部件,如同黑夜中的火炬,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不平凡的光芒——

  崔艳红分管质量、供应工作,她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工作流程,是大家心目中的“好班长”。

靳融作为一名二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兢兢业业恪守岗位,带领继电器线全体员工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实现了继电器产品的业绩双增长。

刘涛始终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经常主动承担设备维修以外的生产工作任务,确保各项生产任务按时完成,为其他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劳模工作室和党员示范岗的引领下,一个个年轻的技术人员快速成长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具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其中徐建建和郑如涛被中国电子元件行业评为“优秀工匠”,郑如涛被市总工会授予“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

近年来,双环电子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建+”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创新”模式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据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建强介绍,通过构建“双向培养”机制,将党员培养为技术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实现党组织覆盖率100%。创建“党员示范岗”“技术攻关突击队”等载体,让党员带头攻克技术研发、安全生产等重点任务。健全党群组织协同体系,这种将红色基因植入企业治理的模式,既强化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又通过党员先锋示范效应直接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生产效能提升,形成了“党建强、发展强”的良性循环。

“将党建深度嵌入企业价值链各环节,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生态。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产生了‘1+1>2’的化学反应,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邵建强说,放眼未来,企业将坚持突出“红色引擎”驱动转型升级,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在保障民生需求中主动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党建活动


深度阅读

一习话丨“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详细]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