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街道大舞台小区历史悠久,承载着几代蚌埠人的回忆,小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达65%,其中11号楼居民加梯意愿强烈。面对居民需求与现实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社区党委以“红石榴·一家亲”党建品牌为引领,将多民族特色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引领,将加装电梯项目作为民生工程重点推进,通过扎实的前期工作打通“红石榴云梯”,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脚步丈量民情,全域走访“零距离”
社区党委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到哪里”,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加梯专项工作组,对11号楼170余户居民开展全覆盖走访。针对小区少数民族居民多、生活习惯差异大的特点,工作组特别安排熟悉民族政策的党员担任“翻译员”和“调解员”,用沟通拉近党群距离。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楼栋议事会等方式,精准掌握居民对加梯的顾虑:低层住户担心采光受影响,老年居民忧虑施工期间出行安全……党员干部将问题逐一记录,建立“一户一档”台账,为后续工作提供精准靶向。
真心融化坚冰,攻坚克难“清障碍”
面对10余户持反对意见的居民,社区党委创新“三步工作法”:第一步“面对面”倾听,党员干部连续两周利用早晚时段登门拜访,用“拉家常”方式了解真实诉求;第二步“背靠背”调解,邀请楼栋长、民族代表组成“智囊团”,从第三方视角分析利弊;第三步“心贴心”服务,针对独居老人出行难问题,协调物业提供临时代买服务。通过30余次谈心谈话,最终实现反对意见“清零”。一位回族居民感慨:“社区干部不仅帮我们算清经济账,更算好了感情账,这电梯装得暖心!”
匠心优化方案,民意融入“筑精品”
针对居民提出的采光、出行、民族风俗三大核心诉求,社区党委联合设计单位、物业公司开展“头脑风暴”。为减少采光影响,将电梯井道定制为透明玻璃,并调整电梯朝向;为保障施工期间出行安全,规划临时便民通道,配备无障碍设施;针对民族风俗需求,设置分层停靠模式,平层入户方便不同楼层居民使用。三套方案经居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后,施工方立即进场作业。如今,11号楼前已竖起施工围挡,居民们每天路过都会驻足观望,脸上洋溢着期待。
从“意见分歧”到“万众一心”,大舞台小区11号楼的加梯故事,是同乐园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周雨晴)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