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车的颜色,会影响安全性吗?

-

2025-08-06 09:46     来源: 健康安徽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曾开展一项针对汽车颜色安全性的实验,选取黑、绿、蓝、银灰、白五种颜色的车辆,在晴朗天气下进行24小时连续观察,并通过不同时段(清晨、白天、傍晚、夜间)的拍照对比,分析颜色对视认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在光线较弱的清晨及傍晚时段,黑色车辆因颜色深暗,与道路环境(如沥青路面、阴影区域)易产生视觉混淆,导致人眼识别难度显著增加,其安全性明显低于白色、银灰色车辆;绿色与蓝色车辆因颜色介于深浅之间,视认性表现居中。

这一结论与拖车救援事故数据高度吻合。统计5158起发生于黄昏和清晨光线昏暗条件下的交通事故发现,浅色系(如白色、银灰、米色、嫩黄)汽车因颜色明亮、显眼度高,视认性更佳,事故率较低;而黑色汽车的事故率竟达到白色汽车的3倍,印证了颜色对行车安全的直接影响。

颜色特性对安全性的影响

进退性(前进色与后退色):

红色、黄色等波长较长的暖色系属于“前进色”,在视觉上会给人“更近”的错觉,使驾驶者更早察觉车辆存在并预判危险;

蓝色、黑色等波长较短的冷色系则为“后退色”,主观上显得更远,易延迟危险判断。

胀缩性(膨胀色与收缩色):

白色、红色、黄色等亮色是“膨胀色”,因反射光线多,会使车辆在视觉上显得比实际尺寸更大、更突出,容易引起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注意;

黑色、灰色等暗色为“收缩色”,反射光线少,不仅让车辆看起来更小、更远,在雨天、傍晚等光线不足时还易产生模糊感,降低存在感。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红色虽兼具前进色与膨胀色特性,理论上应是最安全的颜色,但实验与数据却显示其安全性不及预期。

专家分析,红色因亮度高、视觉刺激强,长时间驾驶易导致驾驶者视网膜敏感度下降,产生视觉疲劳,反而降低对其他浅色物体(如行人、白色车辆)的观察能力,最终削弱了安全性优势。

总结

浅淡鲜亮的颜色(如白色)因综合视认性更优,仍被视为最安全的车色选择。


深度阅读

镜观·回响丨筑牢就业“压舱石” 守护群众幸福感
[详细]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