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为什么血型使用“ABO”,而不是“ABC”?

-

2025-08-15 15:09     来源: 健康安徽
        

有“血型之父”誉称的奥地利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1900年用5位同事和自己的血,离心后分别观察血清与不同人红细胞的反应结果,发现有些混合后呈现均匀的淡红色,有些却凝结成团絮状。六个人的反应恰巧呈现三种不同的类型,兰德斯坦纳将其分为了A、B、C型,以发现血型的年代先后来排序命名。

也就是说,一开始确实有C型血的存在。但是红细胞表面并没有发现C抗原。为了符合这一组的反应特点——红细胞与其他组血清混合后不凝集,所以将C型改为了O型。

O型的来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O型不是英文字母O,而是阿拉伯数字0,意思是这种血型是没有反应的;另一种说法:O型是用了德语“Ohne”(翻译为:没有,指代不凝集)的首字母O。但不管哪种说法,都是为了表达不凝集的这一特点。

之后卡尔•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对155名正常人重复了老师的实验,发现了第四种血型的存在:有些人同时有A和B两种抗原。这种情况下,既不能算是一种新的血型,用其替代C也不合适,于是诞生了现在的AB型。

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


深度阅读

经纬线·一滴水的苍山洱海环游记
[详细]
天天学习|烽火岁月铸就精神丰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