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陈瑶)千里淮河奔流不息,浩荡东流终入大海。8月29日,2025年“千里淮河今安澜·行走淮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抵达滨海县,进行最后一站集中采访。站在淮河入海口,采访团成员无不被“泾渭分明”的壮观景象所震撼——浊流清波在此相拥而不相争,宛若巨幅绸缎缓缓铺入碧蓝,展现着奔赴浩瀚前的庄严宁静。
“太壮观了!谁能想到这是人工修建的入海河道?”采访团中拂晓报记者邵子育发出这样的惊叹。面对这项凝聚着中国人治水智慧的宏伟工程,采访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既有大河的灵动,又有大海的浩渺,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这片宁静来之不易。淮河曾因黄河夺淮入海,其防洪难题困扰人类700多年。
1998年,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开工,2003年主体完成,结束了淮河无独立排水入海通道的历史。
2025年2月15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正式开工。这项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战略性水利工程之一。“项目建成后将使泄洪流量从现状2270立方米/秒提高到7000立方米/秒,洪泽湖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在入海口现场,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公司项目代建负责人刘延军接受采访时表示,淮河入海水道将满足Ⅱ级航道通航要求,实现2000吨级船舶通江达海,畅行无阻。
在滨海县城东侧,淮河入海水道和张家河交界处,高高隆起的堤坝上一个崭新的建筑耸立,这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张家河闸站。
张家河闸站一头连接着滨海县城,一头连接着淮河入海水道。在这个闸站,盐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仓基俊向采访团介绍了这个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先导项目的技术创新:“5个泵站均采用最复杂的立式轴流泵,我们创新采用施工与可视化动画相结合的方法,开创了行业先河。”
千里淮河正从昔日的水患频发,转变为今日的安澜惠民,见证着中国人治水智慧的不断升华。
随着此次滨海站采访活动的顺利完成,“千里淮河今安澜·行走淮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连日来,采访团沿淮河而下,亲眼见证了淮河治理的巨大成就,深切感受到从水患频发到安澜清波的沧桑巨变。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采访活动,不仅亲眼目睹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宏伟壮观,更深刻理解了这项工程对于保障流域安澜、促进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收获满满。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