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袁孝鑫在创作扎染图案。
10月1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袁孝鑫将晾干的扎染产品取进屋内。
今年31岁的袁孝鑫是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重庆城区工作。2022年初,袁孝鑫回到家乡,创办“下庄布谷”植物扎染工坊。
“我一直喜欢制作扎染工艺品,听老一辈人讲,下庄村以前也有过染坊。”袁孝鑫告诉记者,“我最初的扎染知识和操作手法都是从网上获取的,起先觉得一扎一染很简单,深入接触后,才知道工序复杂。”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染色工艺之一,是织物在染色时将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染”是其次,“扎”才是最重要的一步,光是“扎”的技法就有数十种。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袁孝鑫的扎染技术逐渐提升,2022年底,袁孝鑫成为巫山县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到下庄村的游客越来越多,袁孝鑫的扎染工坊出产的扎染工艺品卖得越来越好,旅游旺季月营收可达万余元。为丰富产品种类,袁孝鑫在染料、图案等方面大胆尝试,让扎染工艺品呈现多样的色彩和款式。在扎染工坊里,游客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扎染工艺品,感受非遗魅力。
谈及未来的发展,袁孝鑫表示,作为一名“新农人”,她将在家乡大力发展扎染产业,传承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编辑 徐怀明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