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畅通发展高速路 少些这样的“假如”

-

2019-03-12 10:12     来源:
        

记者 袁成文 陈计洋 李景         

下午3点多,春光正好。沿着东海大道一路向西,过了陈郢村,“东海大道与合徐高速公路出入口项目”几个字就映入眼帘。项目施工现场,暖暖的阳光并没有送来一丝慵懒的气息,反而让每个忙碌的身影轮廓更清晰了。

  正在合徐高速西半幅封闭施工现场一路小跑的健硕小伙叫信念。身为技术员,他负责项目施工的现场协调和技术指导。此时,他正来回反复确认道路上聚酯玻纤布的铺设,数百米长的白色“地毯”在他的身后笔直铺展开去。“道路从四车道扩宽为八车道,需要对老路进行加宽工程,聚酯玻纤布可以防止新旧路之间形成裂缝,保证道路平整。”信念像说起一日三餐一样,把这些拗口的专业术语娓娓道来。

  2018年4月26日,伴随项目建设,信念来到这里。如今,道路和桥梁的路基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三个一切”理念,这给大家伙提了神、鼓了劲,奋斗的脚步也更加坚定了。自此,信念和施工方安徽水利的大部队吃住在项目部,下半年桩基施工期间,大家24小时坚守工地,终于保证在春运之前完成了重要节点工程。

  信念是萧县人,2015年他在香榭兰庭小区买了房成了家,从工地到小区的18公里就是他思念的距离。如今儿子已经两岁了,信念回家的次数却屈指可数。“自打过年回来就没回家过,最长时候三个月都没回去,娃娃都快认不出爹了。”信念笑着说。

  对此,经历过迎宾大道、长淮卫淮河大桥、G104等重大项目建设的项目经理许义标深有体会。“干工程就是累并快乐着,看到道路渐渐成型,觉得自己参与了这个城市的建设,那种快乐和满足是无法言喻的。”许义标说,即便是这城市里的微不足道个体,也能立足自身,勇于担当,这就是“交通人”的精气神儿,这就是蚌埠人奋斗的样子。

  有时,信念会站在路上远眺北方,那是老家萧县的方向。今年底,项目即将竣工,届时城市西部将再添一个高速出入口,不仅完善了城市交通布局,还大大减缓了各大出入口的通行压力。信念和许多施工人员也将继续奔赴下一个项目,那时工地离家会有多远,信念一点儿也不担心,只要用力奔跑,家一定会越来越近。

采访过程中,业主方、施工方、管理者精神状态、敬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长年奔波在工程一线,虽然遇到过施工条件艰苦、各种困难不期而至等情况,但勇于担当,精神饱满,为工程建设任劳任怨,展现了“两个中心”一线建设者的动人风采。

  短短的采访很难全面了解几个亿大项目的“前世今生”,但作为一个市民,我们也有一些现实的感受: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工程于2017年5月停工,而按照原计划,工程2018年底就可全部完工。在这延滞的一年中,石子、沙子等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给项目投资人造成了压力,给关心工程的市民带来了困惑。

  假如,在工程的建设中,有关方面能提前谋划,周密安排,工期就不会延长,建设方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苦水,现在,他们应该奋战在另一个工地上;假如,各项配套服务及时到位,工程按序时进度进行,现在,居住在西片区的你我可以快捷地从西出口驶上京台高速,效率大增;假如,我们的相关部门都能主动靠前,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我们的“两个中心”建设步伐就能加快许多……

  “假如”终究是事后的痛心。如此看来,“三个一切”的服务理念尤为可贵!

  市委开展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活动,就是让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具体到重大项目建设上,就是牢固树立“三个一切”服务理念,努力营造“四最”营商环境,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我们希望,在大讨论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对标找差距,从自身找不足,切实解决思想解放不够、担当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本领恐慌等突出问题。如此,定能少些这样的“假如”,多些一声令下,闻令而动;少些这样的拖延,多些雷厉风行,跨越赶超。


深度阅读

习近平向多哥新任领导人致贺电
[详细]
学习新语丨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宣布“五大工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