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铺翠,黛瓦映愁。初冬的固镇县湖沟镇姚集村,暖阳遍洒硬化村道,串起万家烟火,老街巷陌间,怀旧小品与斑驳砖墙相映,文化广场上,孩童嬉笑声与千亩良田旁的羊咩声交织。这座承载近两千年历史的村落,正以 "景业共生" 的创新实践,绘就村美民富的新时代画卷。

规划接地气。乡村要美,规划得先合民心。姚集村党支部书记刘德松指着村委会墙上的规划图说道。为打破"千村一面",村里组建由镇村干部、规划师、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规划专班,把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
三个多月里,30 余场 "田埂座谈会" 开在村口塘边、地头垄上,专班走访 200 多户村民,收集保留老井、修复古宅 ,发展养殖等 87 条 "金点子"。在尊重村落肌理与历史文脉的前提下,专班创新提出 "以景带村、以村促业" 路径,既留住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乡土韵味,又预留产业园区、服务驿站等现代功能空间。如今,古宅变身乡愁记忆馆,闲置空地建成 "五小园",规划图纸已精准落地为实景画卷。
共建聚合力。“这碓窝是李大爷捐的,那犁耙是王婶家传的,每件老物件都藏着村史。” 姚集记忆馆旁,志愿者姚大姐正向游客讲解。为让蓝图变为实景,村里成立 "党员带头 + 群众参与" 的志愿服务队,村民主动化身 "家园化妆师"。
干群同心推动环境蝶变,累计清理柴草垛300余座,砌筑 "五小园"1200 余平方米,拆除危房旧屋55间,村民自愿腾出闲置祖宅,建成集老物件展示、民俗体验于一体的 "姚集记忆馆",30 余件捐赠品成为乡愁 "活化石";老街沿线打造 10 处景观小品,融入农耕文化元素,既留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气息,成了周边群众打卡的 "网红点"。
产业结金果。"环境美了,更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姚集村两委深知,美丽乡村既要 "面子亮",更要 "里子实"。村里精准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休闲步道400米,新增绿化 6700 平方米,安装50 盏路灯,同步建成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健身、就近读书。
依托秸秆草料资源优势,姚集村遵循湖沟镇 "一村一品一特色" 要求,培育养羊 150 头以上规模户 40 余户、养牛大户 3 户,形成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特色养殖集群。“去年光养羊就收入30多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养殖户刘续春喜笑颜开。2024年,姚集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实现环境颜值与经济价值双向跃升。

治理增活力。如今的姚集村,邻里矛盾纠纷显著减少,志愿服务参与率大幅提升,"党建引领 + 村民自治" 机制深入人心。村里每月开展 "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 村民议事厅、道德评议会成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 "金钥匙"。
“以前村里事都是干部说了算,现在大事小情都要商量着来。” 村民姚大爷坐在门前石凳上,望着整洁的村庄感慨,“环境美了,产业旺了,大家心更齐了,现在俺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通讯员:单永才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