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顾楷)7月5日上午,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队继续在我市采访。采访团一行走进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先进玻璃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调研采访我市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蚌埠素有“玻璃城”美誉,硅基新材料产业是我市聚力打造的六大新兴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玻璃谷”,打造了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层次平台,建成国内首条8.5代TFT-LCD超薄玻璃基板生产线,在国内率先研发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稳定量产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研发生产出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高强柔性盖板玻璃原片等众多原创成果,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我市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已形成“高纯石英砂—高强度盖板玻璃、超薄玻璃基板、柔性玻璃—ITO导电玻璃—触摸屏—显示模组—终端应用产品”的全产业链。
此次采访团集中采访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建设有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取得多项“中国首创、世界第一”的玻璃新材料成果,助推中国玻璃技术和产业在国际上由追赶型进入领跑型,在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跨越式转折点后,实现了由传统科研院所向高科技企业集团的转型。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玻璃行业首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解决了玻璃领域多项技术难题,特别在电子信息显示用超薄玻璃、药用玻璃、特种粉体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先进玻璃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及地方媒体的记者,纷纷聚焦我市玻璃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共同探寻“中国玻璃谷”的创新密码。厚度仅为A4纸四分之一、可折叠100万次的30微米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能够适用于建筑外立墙面、光电转化效率世界最高的铜铟镓硒发电玻璃,开创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中国制造”的新纪元的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等一系列玻璃“黑科技”,展现着蚌埠产业发展的硬实力,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驻足采访。
“一块小小的玻璃能够实现千变万化,蚌埠的科技创新令人惊叹!”科技日报记者夏天一在看到我市玻璃产业新技术新成果后表示,作为以科技为特色的中央新闻单位,将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宣传蚌埠的科创成果,让更多人了解蚌埠。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