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尤靖文 通讯员 凌义乐 张海 文/图
眼下,进入葡萄成熟季节。在固镇县新马桥镇胡洼村葡萄园里,一串串饱满晶莹的“夏黑”葡萄挂满枝头,浓郁果香弥漫整个果园。
夏黑丰收,黄凯(左一)笑开颜
“我这个棚里种植的葡萄品种全部是夏黑,比普通葡萄要早上市一两个月,夏黑葡萄有‘东方黑珍珠’的美誉,果肉甜度高,酸度低,口感比较好,加之上市早,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今年30多岁的黄凯是葡萄园负责人,对自己种植的葡萄熟稔于心。
胡洼村葡萄园占地60亩,有80多个大棚,是这个村流转村民土地建设的脱贫攻坚产业基地。脱贫攻坚期间,该基地发展过大青豆、食用菌等产业,依托产业基地,胡洼村顺利脱贫。如今这一产业基地已成为胡洼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2023年,由于食用菌市场行情不太好,我们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找到黄凯,把基地建成葡萄园。”胡洼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巩浩介绍。
“2023年栽下的葡萄,今年第一次挂果,产量还不错,目前首批夏黑葡萄已进入采摘期,预计亩产2000多斤,每亩产值1万多元。”黄凯介绍,现在葡萄园每天采收葡萄6000多斤,全部销往江浙地区,2026年到2027年,葡萄园的产量会达到丰产期,亩产可超过4000斤,产值效益翻一番。
大棚葡萄抢“鲜”上市,让黄凯尝到了甜头,也成为带动胡洼村村集体经济增长、村民增收的“紫色引擎”。
“从日常管护到采摘销售,葡萄园为周边村民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务工赚钱,还能照顾家庭。此外,通过与种植大户合作,盘活了基地大棚资源,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多元。”巩浩表示,接下来,胡洼村将持续支持葡萄园发展,以葡萄园为基础,扩大葡萄种植面积,让葡萄产业从大户的“甜蜜事业”升级为村里的“富民产业”。
编辑:贾铁成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