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苏浙领跑、安徽上升,长三角县域上市公司哪家强?

-

2025-07-23 16:26     来源: 决策杂志
        

长三角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千亿县最多的区域,在目前的62个千亿县中,有35个来自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更是占全国比重过半。

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观察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的窗口。因此,通过梳理苏浙皖三省的县域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仅能从总体上为长三角县域上市公司精准“画像”,更能为推动安徽县域经济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近日,安徽创新发展研究院(决策杂志社)组建课题组,对苏浙皖的县域上市公司进行了综合梳理分析。我们先从一张安徽县域上市公司分布表说起。

(注:截至2025年5月,宿州、淮南、亳州、阜阳、铜陵、黄山市辖的各县(市)无上市公司。)

01

苏浙领跑全国,安徽量质齐升

在安徽经济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始终将多措并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开展“一县一业”培育工程,不断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县域产业发展生态。

多年来,县域经济总量占安徽省经济总量的46%左右,被称为“半壁江山”;2024年,肥西县、长丰县迈入千亿县行列,全省县域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县域上市公司数量增长显著。

2020-2024年安徽县域上市企业数量和总市值情况

从横向来看,A股市场上的安徽县域上市企业呈现“皖企勃发”的态势。截至2024年底,安徽省A股县域层面上市企业共有45家,占全省A股上市企业数量的24.73%。其中,主板26家,创业板11家,科创板3家,北证板5家;总市值达到2687.78亿元,占全省A股上市企业总市值的13.81%;实现营业总收入1764.85亿元,净利润116.3亿元,分别占全省A股上市企业的11.89%和15.77%;研发总投入57.36亿元,平均研发强度4.38%;45家A股县域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合肥市、宣城市和滁州市下属县域,占比一半以上。

从纵向来看,安徽A股县域上市企业“量质齐升”。过去五年,安徽省A股县域上市企业数量从28家增长到45家,占全省A股上市企业比例从9.73%增长到24.73%,数量和占全省比重持续上升;市值水平从2020年的1890.8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687.78亿元,年均增长12%;营业总收入从845.11亿元增长到1764.85亿元,营收规模五年内“从1到2”,跑出发展加速度。县域上市企业的分布,从2020年的20个县(市)增长到2024年的27个,分布更加广泛、更加均衡。

再与千亿县扎堆的苏浙两省来看。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南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开始,江苏便以县域经济强而著称,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宜兴、太仓等一众苏南县,常年霸榜全国百强县前十名,更涌现出“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县”江阴,拥有60多家上市企业;“全国县域经济第一强”昆山,有上市企业49家;张家港市有上市企业超过30家。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00家,其中,78个县区拥有境内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县域覆盖率达82%。

浙江县域经济虽不及江苏亮眼,但慈溪家电、乐清电气等“块状经济”,也让浙江千亿县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打法,成为浙江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鲜明注脚。浙江余姚市有17家上市企业;新昌县虽然经济总量不在全省前列,但已培育出16家上市企业;慈溪的上市公司公牛集团实现了市值突破千亿。

截至2024年底,苏浙皖共有A股县域上市企业510家,占全国全部A股县域上市企业的一半左右。其中,浙江省有281家,占比55%;江苏省有184家,占比36%。可以看出,安徽A股县域上市企业与苏浙等地“量级悬殊”,差距较为明显。

2024年苏浙皖三省A股县域上市企业整体规模对比

02

省会集中与多地空白并存

说完了上市数量,再来看地域分布。

通过梳理安徽县域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可以发现,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合肥,表现为高度集聚与多县空白的特征。这与苏浙两省的全省各县相对均衡分布,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差距。

从市级层面看,截至2024年底,安徽省45家A股县域上市企业分布在10个地市,其中合肥市下属县(市)数量最多,达到13家,占比28.89%。合肥、芜湖、滁州、淮北等地市县域上市企业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下属县(市)全覆盖。宿州、淮南、亳州、阜阳、黄山、铜陵等地市,县域层面上市企业仍处于空白。

从县域层面看,全省59个县(市)中已有27个培育出本土A股上市企业,占比不到一半。多数县(市)A股上市企业数量仍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根据统计,皖北六市18个县(市)中,仅怀远和濉溪两个县拥有本土A股上市企业,且数量较少。

整体来看,安徽省A股县域上市企业区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合肥及周边县域。截至2024年底,安徽A股县域上市企业的县域覆盖率为45.76%。同期,浙江县域上市公司覆盖率达79.25%,江苏达到82%。

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安徽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集聚度不足;二是资本市场培育体系尚不完善,县域企业上市辅导资源匮乏;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符合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储备不足;四是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力度和精准度有待提升。

江苏已提出“县域上市公司消零”行动,努力消除上市公司空白县。安徽各个县域都要努力用好上市公司“迎客松计划”,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争取更多县域内公司在资本市场亮相。

03

制造业上市企业占比达九成

从安徽县域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底,全省45家A股县域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上市企业达到40家,占比90%左右。

按照证监会所属行业大类来看,安徽县域上市企业分布在20个大类行业,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达到10家,其他行业所属上市企业整体分布相对均匀。

从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门类看,安徽45家A股县域上市企业中有17家属于“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占比不到一半;仅有4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3家为新材料产业,1家为生物产业。

综合来看,安徽县域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领域,整体行业分布相对单一,多个行业大类仍处于空白。同时,多数县域上市企业处于制造业加工制造等产业链后端,以传统加工、代工为主,高附加值环节(如研发设计、品牌运营)占比较低。新兴产业渗透率较低,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仅为10%左右。安徽A股县域上市企业整体表现“链端低附”“新产薄弱”“高附缺位”。

与苏浙相比,浙江的A股县域上市制造企业分布在11个门类行业,江苏的A股县域上市制造企业分布在13个门类行业,而安徽县域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4个门类行业,行业覆盖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行业分布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缺失。

在制造业领域,安徽有40家A股县域制造业上市企业,不到浙江的1/6,江苏的1/4。其中,安徽仅有4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为新材料产业;浙江有11家,江苏有21家,两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对比可以看出,安徽A股县域上市企业整体行业分布相对结构性失衡,行业覆盖范围不及苏浙的一半,且县域上市的A股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高技术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相对缺失。

安徽宁国的上市公司—中鼎集团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

04

创新加码与研发增强趋势明显

研发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安徽县域上市公司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强,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2024年,安徽A股县域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合计57.36亿元,占全省A股上市公司总研发投入的10.71%。其中,中鼎股份总研发投入最高,达到8.45亿元,研发投入超过亿元的有15家。

2020-2024年安徽县域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及研发强度情况

五年来,安徽省A股县域上市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不断增长,从2020年的26.4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7.36亿元,年均增长21.35%。

从研发强度看,2024年,全省A股县域上市企业平均研发强度4.38%,比全省A股上市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低1.09个百分点。平均研发强度从2020年的3.97%增长到2024年的4.38%,年均增长2.49%。

从专利看,截至2024年底,全省45家A股县域上市企业专利数量合计10677件,占全省A股上市企业的13.26%。

综合来看,安徽A股县域上市企业研发投入规模逐步扩大,研发强度稳步提升,科技型、专精特新企业表现突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整体表现“创新加码”“研发增强”“科创提速”三重并行的特征。

2024年苏浙皖三省A股县域上市企业创新能力对比

但是与苏浙等地相比,还是表现出“投入不足”“专利薄弱”“活力有限”。

从研发情况看,2024年,安徽A股县域上市企业总研发投入57.36亿元,仅为浙江的1/8左右、江苏的1/4左右;平均每个企业研发强度达到4.38,相较于浙江的4.83、江苏的6.23仍有较大差距。

从企业专利拥有量看,截至2024年底,安徽A股县域上市企业平均专利拥有量237个,与浙江的270个存在差距,但领先于江苏的209个。

主要原因在于苏浙民营经济活跃,企业家创新意识较强,县域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同时,更加创新资源集聚,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引进更加便捷,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苏浙两省的县域上市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总体看,安徽省在长三角区域中,县域A股上市公司专利拥有量不高,平均研发强度排名靠后,尤其是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投入力度还有待加强。随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及皖北全面振兴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有望培育出更多创新活跃的县域上市公司。



深度阅读

天天学习|总书记借泰山喻作风 “快活三里”莫停留
[详细]
看图学习丨循着总书记的足迹 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