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尤靖文 通讯员 吴昊) “您瞧这新填平的路面,再也不用绕着坑洼走了!” 固镇县刘集镇西湾村村民王大爷踩着平整的水泥地,向串门走访的村干部竖起大拇指。村口那处曾让村民绕道而行的大坑,如今已成为 “幸福来串门” 工作结出的民生硕果。
西湾村的走访日志上,密密麻麻记着村民的急难愁盼。355 户农家院落里,村干部们拉家常、听民意,174 条诉求从家长里短中浮出水面。针对村民反映集中的主路安全隐患、出行障碍物等问题,村里第一时间行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面大坑连夜组织填补,对高速施工遗留的泥土障碍物全面清理。“以前路过村口大坑总像闯‘鬼门关’,现在路平了,心里也踏实了。”村民们的点赞道出了最真实的获得感。
自“幸福来串门”开展以来,刘集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
渡口村的千亩稻田里,“串门”的脚步踏在了保丰收的一线。村干部们逐个排查机井,重点检查井口是否裸露、管道是否通畅、设备能否正常运转。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村里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分类整改:对老旧机井进行淘洗清淤,为损坏设备更换零件,确保每眼机井都达到“井出水、泵可用、电连通、能灌溉”。
“秋苗正渴的时候,干部们把水送到了地里,这‘及时雨’比啥都金贵。”该村种粮大户望着长势喜人的幼苗,难掩感激之情。如今,渡口村还建立了机井长效管护机制,明确专人负责,让每一眼机井都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井”。
“幸福来串门”以“面对面”倾听、“实打实” 解决的工作作风,把民生难题解决在群众“心坎上”。下一步,刘集镇将持续深化“幸福来串门”工作机制,让“串门”串出党群连心的温度,串起乡村振兴的加速度,让幸福的种子在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