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牛来了?00后把“固收+”当作入市平替

2025-09-03 16:09     来源: 新浪网财经
        

牛市号角声越来越响,含权“固收+”基金意外地被00后相中。

近日,上证指数接连突破3700、3800点关口,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也再次站上3万亿,资本市场热度的持续攀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入市。热搜榜上,“00后入市”的相关话题讨论度再次变得活跃起来。

00后勇闯牛市

上交所数据显示,今年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较6月的164.64万户环比增加31.72万户,环比增幅近两成。其中,“00后”首次超越其他年龄段成为开户主力军。

他们兴奋地冲入股市,期待着“单车变摩托”,但股市不是冲动者的游戏,业内人士提醒,00后投资不可盲目跟风,更适合00后的策略,应该是以稳为先,由低波产品入手,逐步过渡到高弹性品种。

事实上,与人们以为的00后风险承受能力更高,更应该炒股相反,求稳才是他们的真实心态。前程无忧发布的《2024职场人投资储蓄报告》显示,00后渴望赚钱但又怕亏损,虽然他们不喜欢低风险低收益产品,但亏损预警线设置在10%以下的比例高达60.1%,在各年龄段中排第一。

00后职场新人小张每个月除了固定支出外,另外还会拿出1000元投入“固收+”基金。“我的本金不多,也没有股票投资经验,想蹭点股市热度赚点额外收益,但也怕亏得太多,含权‘固收+’基金很适合我。”

注重持有体验,绩优“固收+”备受市场青睐

为何“固收+”基金是00后入市的首选呢?

业内人士指出:“00后需要的是‘稳中带弹’的产品,而不是‘赌一把’。”天弘基金大固收业务体系总监姜晓丽表示,先控住向下的风险,再看能获取多少收益,可能更符合投资者购买“固收+”产品的初衷,也更能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今年以来,随着股市触底反弹,“固收+”基金也再次走俏。据Wind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市场“固收+”基金攀升至1.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453亿元,增幅为14.73%。

以姜晓丽管理的绩优含权“固收+”基金天弘安康颐养为例,基金二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该基金各类份额合计规模为30.41亿元,较年初增长6.69亿元,增幅为28.18%。

能够揽获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规模增量,与该基金长期稳健的业绩表现密不可分。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天弘安康颐养A(4200009)过去一年、三年、五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28%、11.08%、29.93%,期间最大回撤分别为-1.53%、-2.35%、-4.63%;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13.71%、-12.24%、-5.47%,期间最大回撤分别为-15.66%、-29.73%、-45.60%。(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Wind)

值得一提的是,天弘安康颐养A成立以来的12个完整会计年度中,有11年斩获正收益,即使在市场大幅波动的2022年,净值回撤幅度也仅为-2.91%,远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21.63%的跌幅。凭借长期优异的业绩表现,在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二季度基金评级中,该基金荣获三年期、五年期双五星评价。

一名基金评价机构人员表示,“良好的持有体验帮助投资者破解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难题,这也是天弘安康颐养这类绩优含权“固收+”基金受到年轻人青睐的重要原因。”

追求绝对收益,天弘“固收+”被268万户选作压舱石

事实上,追求年度级别正收益的思路一直贯穿在天弘“固收+”团队的产品管理中,他们希望通过长期稳健的业绩表现,让投资者能够长期持有。

按照招商证券研究测算,天弘旗下稳健型“固收+”基金近十年除2022年外,其他9个年度均实现平均正收益;旗下积极型“固收+”基金近十年除2016年和2022年外,其他8个年度均实现年度平均正收益。

整体长期稳健的投资表现,让天弘旗下的“固收+”基金收获了一大批选择长期持有的粉丝。刚刚披露的基金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超过268万户投资者持有天弘“固收+”基金,平均持有时长超过4年,平均持有收益率达19.05%,今年上半年更合计为持有人赚取利润 6.29亿元。

为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天弘“固收+”团队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从最大回撤控制入手,目前已经布局了24只“固收+”基金,覆盖了低波、低风险、中风险的3种不同风险等级,以及低波股债策略、转债增强策略、转债策略、多资产策略等多种不同的投资策略,构建了定位明确、风格稳定、产品齐全、风险收益特征分明、投资策略多元的“固收+”产品矩阵。

注:固收+基金是指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以固定收益为底仓,配置一部分股票/转债等弹性收益资产的基金。主要包括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权益仓位小于30%)。

天弘安康颐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成立于2012年11月28日,成立以来完整会计年度产品业绩及比较基准业绩为2013年1.89%(4.79%)、2014年14.85%(4.58%)、2015年18.89%(3.82%)、2016年2.43%(3.11%)、2017年4.4%(3.01%)、2018年2.21%(2.92%)、2019年10.54%(2.84%)、2020年13.57%(2.77%)、2021年8.67%(2.69%)、2022年-2.91%(2.62%)、2023年2.21%(2.55%)、2024年9.41%(2.49%)。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度阅读

习近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详细]
习近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