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沈阳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病学大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对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进行了权威解读,引发广泛关注。
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房颤患者超千万,且存在卒中风险高、复发率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该部指南明确将中医写入,对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进行了推荐,这对于房颤的窦律维持和手术以后的预后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悉,参松养心胶囊是以岭药业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基于中医“承制调平”思想研制的创新中药,以“温清通补”为治则,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之功效,与房颤病机相符。
黄从新教授在会上作报告
黄从新教授指出,该《指南》荟萃了近五年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构建了覆盖“一级预防-急性救治-长期随访”的全程管理路径,突出“共管与共病”理念,通过多学科协作、不同等级医院联动、社会人群与医护人员联动以及政府与全民联动,实现共病综合管理。同时,坚持“一般与特殊”原则,既提供规范化共性策略,又强调个性化精准管理。
黄从新教授特别强调,“基于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指南》对以参松养心胶囊为代表的中成药进行了明确推荐”,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可单独使用参松养心胶囊或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使用以维持窦性心律;对于经导管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参松养心可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这一推荐在房颤的窦律维持和手术以后的预后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房颤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选择,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创新。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房颤防治工作迈入系统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对进一步提升房颤科学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参松养心胶囊等中医药的推荐,也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在治疗房颤领域的独特价值,为全球房颤防治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黄从新教授呼吁:“希望这部指南能够成为阶段时间内中国房颤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同质化管理的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献。”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