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万亿赛道的Z世代罗盘:掌上大学《2025中国高校蓝皮书》深度揭示青年消费新范式

2025-09-12 11:32     来源: 新浪网财经
        

中国高校,这片坐拥近4000万在校大学生、年消费规模已超8500亿元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万亿的巨大市场,正成为各行各业竞相争夺的“新蓝海” 。然而,如何精准理解并高效链接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人群)大学生的独特消费逻辑,一直是品牌面临的巨大挑战 。近日,长期深耕高校市场的掌上大学正式发布《2025中国高校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这份基于掌上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易数大数据平台及新媒体中心深度解析产生的报告 ,对这一庞大群体进行了完整的人群画像分析,为品牌方提供了全面而前瞻的决策参考。

核心发现一:Z世代大学生画像:消费、社交、情感与成长的多元维度

《蓝皮书》首先聚焦全国3167所高校的大学生群体 ,揭示了其在消费、社交、情感与成长上的独特性。2024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3891.26万人 ,预计到2025年,高校市场消费规模将达1.3万亿元 ,未来四年还将持续增长至1.6万亿元。这一增长由庞大人口基数、消费观念转变、消费场景多元化及消费金融普及共同推动。

《蓝皮书》深度剖析了大学生三大核心生活场景的消费行为:

“单身、恋爱、失恋经济”的细致洞察: 报告推测,单身大学生占比高达50%-70%(约1945.63万至2723.88万人),他们是“悦己消费”和“一人经济”的坚实基础,更注重自我投资与便捷生活 。恋爱群体约占20%-35%(约778.25万至1361.94万人),其消费行为围绕“共同体验”和“情感表达” 。即使失恋这一动态状态,也催生了情感慰藉、自我疗愈和形象重建的“失恋经济”,市场规模约38.91万至116.74万人 。

游戏与数字娱乐: 游戏支出在大学生娱乐消费中占比20%-30% ,男生在这方面投入更多,女生在游戏上的支出相对较少,一般在5%左右 。无论是对高性能手机、电脑的刚需,还是对游戏外设、零食饮料的伴随式消费,以及游戏衍生品和内购的付费意愿,都展现了大学生对数字娱乐的深度沉浸 。

学习与自我提升: 学习板块消费呈现多元化与线上化趋势 。网课占据主导地位(40%-60%),线下课程(20%-35%)和学习资料(15%-25%)亦不可或缺 。值得关注的是,兴趣学习在大学生学习消费中占比高达20%-40%(消费金额)甚至30%-50%(时间/精力投入),体现了Z世代对自我实现与个性化需求的追求 。

核心发现二:创新AISPS模型:重构Z世代消费决策链路

《蓝皮书》最具创新性的贡献之一,是首次提出了全新的AISPS消费者决策模型(Attention-Interest-Social Proof-Sample-Purchase-Share),用以替代传统的AIPL理论。这一模型精准捕捉了Z世代消费决策的核心变化

 ● 社交验证(Social Proof)超越品牌教育: 75%的大学生跳过品牌官网,直接进入社交平台验证产品真实性 。72%的大学生表示“看到3个以上同校同学晒单才会点收藏” ,而校园KOC(粉丝≤3000)的转化率更是头部KOL的2.6倍 。这表明,对Z世代而言,没有经过社交验证的产品,本质上不存在于他们的决策集 。

● 试用(Sample)环节前置化: 免费小样/体验装成为转化的关键门槛 。2025年高校小样市场规模已达18亿元 ,学生甚至愿为“0.3—0.5元/毫升”的护肤小样排队45分钟 ,线下快闪结合宿舍楼无人领取柜能将获客成本降至线上广告的1/4 。

● 分享(Share)行为驱动新商业逻辑: 购买后分享不仅是传播,更是建立个人信用资产 。48小时内二次传播率最高的内容是“薅羊毛攻略”和“平替公式” 。92%的大学生认为“晒单”是维护社交形象的手段 。

除AISPS模型外,《蓝皮书》还指出影响大学生消费决策的六大核心因素,按权重排序依次为:社交圈层(22%)、内容真实性(19%)、价格杠杆(18%)、校园渠道便利度(15%)、可持续与价值认同(13%)和情绪价值(13%)。

核心发现三:地域差异与品类偏好:洞察多元消费光谱

《蓝皮书》强调,中国高校的消费喜好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 。

● 华南地区: 美妆、数码、茶饮突出,线上渗透率高,如美妆月支出达300-500元,70%学生每周至少3杯奶茶 。

● 华北地区: 学术氛围浓厚,图书、文化消费主导,如北大学生年均购书800-1200元,社科类占比70% 。

● 华东地区: 经济发达,高端数码、健康消费领先,如华东学生笔记本电脑、平板持有率超90%,苹果、Surface占比40% 。

● 西南地区: 餐饮消费占据绝对主导,川渝学生月均外卖超15单 ,同时热衷娱乐,而云贵地区则更重性价比 。

● 西北地区: 运动户外、冰雪消费突出,如西安学生户外装备年均支出500-800元 ,同时实用消费与省钱技巧盛行 。

● 东北地区: 冬季保暖消费显著,社交聚餐文化浓厚,冬季服饰支出达1000元 。

在具体品类消费上,《蓝皮书》也给出了详尽数据:

● 美妆个护: 92%的大学生有日常美妆行为 ,平均每学期护肤/化妆品消费在300-500元区间占比最高 。

       ● 美食酒饮: 口味和价格是首要因素,超55%高校消费者选择少糖饮品 。酒水消费呈“七二一”格局,逾70%花销集中在10元以内的高频低价带 。

● 寝居百货: 性价比是首要考量(80%) ,50-100元区间产品最受欢迎 ,线上电商平台是主要渠道(60%) ,大学生购买动机理智型占77.3% 。

● 数码家电: 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是刚需 。约70%的大学生使用家庭给的专项预算购买数码产品 ,价格(70%)、性能(60%)是主要影响因素 。

● 服饰箱包: 舒适度(50.64%)和面料(45.41%)是前两大考虑因素 。价格敏感度高,70%学生单次箱包网购支出低于300元 ,国货品牌崛起显著。

● 户外文娱: 功能与场景适配(83.7%)、价格与性价比(79.4%)、社交与圈层认同(72.1%)是三大决策因素。露营、飞盘、骑行三大品类合计占学生户外文娱花费61.4% 。

● 营养保健:健康意识提升,61.93%大学生曾服用保健品,关注增强免疫力、改善皮肤等功效。理智型消费心理占比75.53% 。

核心发现四:未来四大消费趋势:体验、品质、数值与引导

《蓝皮书》对2025年及未来的大学生消费趋势进行了精准预判,呈现出“体验式消费”“品质消费”“数值化消费”和“引导性消费”四大交织的趋势:

● 体验式消费:从“拥有”到“感受”的价值跃迁。大学生更愿意为带来情感满足、精神共鸣和独特经历的消费买单 。“兴趣爱好付费”占比已达37.48% ,社交娱乐、健康生活、沉浸式体验及直播购物等都在印证这一趋势。

● 品质消费:理性与价值驱动下的精明选择。Z世代大学生并非单纯追求低价,而是寻求“高性价比、高耐用性和符合个人价值观”的产品 。他们在高价值品类上对价格更为敏感 ,并会考量产品的长期价值 。

● 数值化消费:算法时代下的机遇与隐忧。平台算法通过精准推送和场景数字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偏好 。直播购物、社交裂变日益普及 ,但也带来了消费异化、信息茧房等挑战。

● 引导性消费:构建理性与健康消费观的基石。面对前三大趋势的感性或技术诱导,《蓝皮书》强调高校消费教育的重要性 。数据显示,接受过消费教育的学生,理性消费行为比例高出20% ,大学生理智型消费动机高达75.53% ,这与引导性消费的努力密不可分。

与Z世代共鸣共赢,开启万亿市场新纪元

《掌上大学2025中国高校蓝皮书》的发布,为品牌、商家乃至相关研究机构提供了一份有关Z世代消费行为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旨在揭示这一群体在数字时代下的消费特征,更揭示他们兼具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个人表达与社会责任的消费倾向。

对于渴望在万亿高校市场中抢占先机的品牌而言,这份报告无疑是稀有的“航海图”。理解这一代大学生“为什么买”,并以真诚的价值观链接、优质的产品体验、创新的服务模式,将是构建与Z世代深度情感连接、实现共鸣共赢的关键 。未来,随着这些消费趋势的不断演进,中国高校市场必将迎来更加深刻而充满活力的变革。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度阅读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以“三个坚持”推进“大金砖合作”
[详细]
铭记伟大胜利 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