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数据共享、一网通办!蚌埠筑牢不动产登记防线

2025-09-16 20:38     来源: 蚌埠发布客户端
        

买房卖房、继承过户……不动产登记是老百姓家庭财产的大事,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可竟然有人动起“歪脑筋”,用伪造的公证书、离婚证、甚至是法院文书,想蒙混过关骗取登记。

近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在业务审核工作中,发现申请人王某提交的一份司法裁定书有些不对劲。经与法院核实,王某提交的司法文书确系伪造。王某企图用假文书办理不动产过户,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对违法人员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进入9月中旬后,该中心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起使用假公证书来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案件。申请人提交了一份来自浙江的委托公证,要办理不动产登记。这份虚假的公证书“制作讲究”,凭借公章、钢印等细节一应俱全,蒙混过了初审环节。在复核环节,工作人员觉得这份公证书只是被放在了封皮里,没有认真装订,于是就上网查询这份公证书,并且与浙江当地的公证处取得联系核实真伪。这才确定这份“以假乱真”的公证书是伪造的。

类似案例并不少见。还有人伪造离婚证,想偷偷把夫妻共有的房产过户到自己一个人名下。此类行为不仅严重违背诚信,更已涉嫌违法。

“日常工作中,我们还接待了多起带证来咨询真伪的案例。有的人为了借钱就把自己的‘不动产登记证’抵给亲戚朋友。亲朋当时也没仔细甄别,事后来我们这查询,一查证是假的。与不动产权证有关的很多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风险,所以但凡与这个证有关,都要格外小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办假证的方式骗取利益。为了守住老百姓的“房产安全”,蚌埠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持续强化审核机制、深化部门协作、推动数据共享,多措并举严厉打击骗取不动产登记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至今已累计查处伪造产权证书行为32起、虚假材料13起、冒名顶替3起。

为从源头遏制虚假材料,蚌埠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力推进“数据共享”和“一网通办”。通过市级大数据平台,中心实现了与住建、公安、法院、公证、民政等多部门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核验。如今,涉及身份证明、婚姻状况、司法文书、公证书等关键材料,均可通过线上数据比对辨别真伪,电子证照的推广应用也进一步从源头杜绝假材料、假公文、假信息。

在审核机制方面,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严格执行“受理初核、复审再核”二级审核制度,筑牢安全双防线。受理环节重点核验材料完整性、形式合规性,并借助“人脸识别”与智能核验技术,现场辨别申请人身份与申请材料真实性;审核环节则对材料内容的真实性、逻辑一致性以及法律合规性进行深入研判,最终完成登簿,确保登记准确、安全、可靠。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托技术手段与制度创新,坚决打击一切骗取登记行为,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勿存侥幸心理,共同维护不动产登记秩序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融媒体记者 陈瑶 通讯员 耿言昊)




深度阅读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主席妙语中国—东盟关系
[详细]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让母亲河永续惠泽子孙后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