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禹风润淮畔,山水入画来—— 三大景区详规勾勒文化生态新图景

2025-09-18 09:13     来源: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李景)   随着《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涂山景区、黑虎山景区和天河景区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详规》)出炉,深深植根于蚌埠城市记忆的这方山水,将实现精彩蝶变,从“登高望远”的传统游览模式,升级为“可品茗、可寻古、可感悟、可栖心”的文化生态深度体验目的地。《详规》如同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为涂山—白乳泉这片淮畔人文瑰宝勾勒出“山泉相映、禹风茶香、古今交融”的焕新愿景。

涂山景区:

从“浅览”走向“深游”

涂山景区是以大禹文化、淮河景观为主要景观特征,以“大禹圣地,登高怀古”为游赏主题,以朝圣大禹、山岳游览、民俗体验为主要功能,以禹王宫及其周边重要景源(启母石、台桑、圣泉、灵泉、启母涧等)、森林植被、山水格局为保护对象的文化胜迹型景区。

规划形成“一核、两带、六组团”的功能格局。其中“一核”指以禹王宫景群为主体,打造涂山景区文化展示核心;“两带”指以登山朝圣、休闲游览为主题,构建南北向朝圣文化带,承载大禹文化遗产展示、科普教育、山水揽胜等功能;以四门山—涂山—小涂山共同构建东西走向山河休闲带,承载科普教育、山水揽胜等功能;“六组团”指以景区内的特色景群为主体的风景游赏组团,包含涂山入口门户服务组团、四门山风景游赏组团、犀牛涧风景游赏组团、绿梅涧风景游赏组团、小涂山风景游赏组团、石榴文化风景游赏组团,展示不同的风景主题。

焕新后的涂山景区将带来大禹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游客可以在涂山登高远眺,感受大禹劈山导淮的雄浑气魄与荆山碧水的相映成趣;更可在禹王宫前凝望怀古,想象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篇与足迹。这里将引领游客从“浅览”走向“深游”,成为集神话寻踪、山水品鉴、文化沉浸、养生休闲于一体的皖北“文化名片”。

黑虎山景区:

从“观光游览”到“深度体验”

黑虎山景区是以山林、水库为主要景观特征,以“山林运动、自然教育”为游赏主题,以户外拓展、山林休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功能,以石巷水库、森林植被、山水格局为保护对象的森林山岳型景区。

规划形成“一核、一廊、一环、四组团”的功能布局。其中,“一核”指以石巷水库景群为主体,打造石巷水库生态核心;“一廊”指以“Y”形登山步道,形成生活联系廊;“一环”指以黑虎山森林防火道、村道为主,形成山野休闲联动环;“四组团”指以景区内的特色景群、特色村落为主体的风景游赏组团,包含爱国主题教育基地组团、青少年研学营地组团、涂山村旅游服务组团、石巷村旅游服务组团,展示不同的风景主题。

您可以在丛林穿越项目中激发潜能、锤炼团队精神;或是漫步于原始山林休闲带,聆听松涛与鸟鸣,在天然氧吧中享受静谧时光。这里将实现从“观光游览”到“深度体验”的升华,成为集户外探险、生态康养、红色教育于一体的多元体验目的地。

天河景区:

从“风景观赏”走向“文明对话”

天河景区是以河湖湿地、禹会遗迹为主要景观特征,以“夏禹功绩、天河湿地”为游赏主题,以新石器时代文化、花鼓灯民俗文化、天河湿地、田园风光为特色,以休闲观光、考古研究、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以天河自然景观、禹会村遗址为保护对象的综合型景区。

规划形成“一核、一环、七组团”的功能布局。其中,“一核”指以天河湖为主体,打造天河景区自然景观展示核心;“一环”指以环天河风景道为纽带,以环湖骑行、休闲观光为主题,构建天河湖生态休闲环,串联天河湿地、田园风光、历史遗迹、文化体验等功能;“七组团”指以景区内的特色景群、特色村落为主体的风景游赏组团,包含花博园风景游赏组团、农耕文化风景游赏组团、水乡泽国风景游赏组团、禹会村旅游服务组团、冯嘴子村旅游服务组团、草寺村旅游服务组团、天河湿地风景游赏组团,展示不同的风景主题。

您可以徜徉于天河湿地生态廊道,感受淮畔水韵的潋滟风光与鹭鸟翩飞的生态诗意;在禹会村遗址探访五千年前的盟会痕迹,触摸夏禹聚诸侯的厚重历史;更可沉浸于花鼓灯民俗展演,领略非遗文化的热烈奔放,或漫步田园绿野,体验农耕文明的淳朴悠然。这里将引领游客从“风景观赏”走向“文明对话”,成为集湿地观光、考古研学、文化体验、生态保育于一体的淮河流域文化生态新地标。



深度阅读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有声版·第六章)
[详细]
学习新语|“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