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行业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转型的关键期,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深耕城市更新26年的佳兆业,将其视为穿越周期的核心战略,公司通过一体化改造老旧片区,系统性提升居住、商业与公共服务功能,与国家政策导向“新发展模式”高度契合,成为行业穿越周期的战略范本。
政策引领,战略深耕:精准锚定城市更新机遇
城镇化进程步入成熟阶段,大规模开发模式渐次退场,国家适时推出城市更新行动,并将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公共基础设施“三大工程”列为重点,重塑行业赛道。202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为佳兆业等市场主体开辟了政策机遇窗口。
依托在多个核心城市的深耕布局,佳兆业坚定推进城市更新,探索从片区整体规划到公共配套完善的系统化路径,力求将改善居住环境与提升区域功能有机结合。例如,在深圳坂田核心区,佳兆业中央广场等多个更新项目,推动住宅与产业功能融合,以回应区域转型需求;在广州小坪村改造中,则注重引入商业与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性提升片区的综合价值与人居品质。
全链赋能,模式创新:锻造专业护城河与市场信任
城市更新周期长、复杂度高的特性,对参与者提出严苛要求。佳兆业历经26年沉淀,构建起覆盖“规划报批—拆迁谈判—融资建设—运营服务”的全链条体系,并延伸至商业活化、文化赋能及智慧物业等领域,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力。
佳兆业的专业能力也体现在转化效率上。自深圳桂芳园项目起步,公司至今已成功转化43个城市更新项目,累计实现约160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供应 。这一串数字背后,是无数次艰苦的拆迁谈判、精细的规划设计与高效的工程建设,也证明了佳兆业拥有将复杂的存量土地转化为优质可售货源的成熟模式。
在行业普遍面临交付挑战的当下,这套成熟的运作体系和项目执行能力,正是企业兑现承诺的关键。佳兆业始终将“保交付、保品质”作为首要任务。即便在外部压力较大的时期,其项目执行体系和一线运营团队依然保持高效运转。数据显示,自2021年至今,公司已累计交付约12万套房源。2025年上半年,集团在深圳、广州、重庆、成都等重点城市交付了12个项目,合计超过5000套房源。
市场人士认为,持续推进并兑现交付,不仅反映了企业在城市更新中的专业能力,也体现了其整体项目执行体系和团队韧性。这种在行业低谷期仍能确保交付的能力,凸显企业在存量时代的重要竞争力。
资产夯实,运营升维:定义城市更新新内涵
在行业调整周期中,佳兆业以优质资产与灵活合作筑牢根基:截至2025年6月,土地储备约2075万平方米,超60%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另有超百个、占地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项目待转化,稀缺区位与增值潜力显著。同时,积极探索“央企助力+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如在深圳福田CBD佳园项目(原东山小区改造)中,与央企共建“共同管理”机制,提升资产运作效率。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为行业转型指明了方向,也赋予城市更新全新的时代内涵。与新区开发不同,城市更新是在既有城市肌理上的“精雕细琢”,其目标不仅是建造符合新标准的住宅,更是系统性地重塑片区人居环境。正如住建部所强调的,“建设好房子”的同时,还要打造“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这正是佳兆业在城市更新领域的优势所在。公司的项目实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拆旧建新”,而是致力于区域的综合价值提升。在其交付、在建以及规划的项目中,“绿色健康、智能科技、全龄友好”等理念已成为设计的常态配置。例如,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社区公园和绿色连廊,诠释了“绿色”好房子的内涵;通过智能安防、智慧停车和线上社区平台,探索“安全”“智慧”好房子的居住体验;设置全龄活动空间,满足从儿童到老年人不同群体的需求,则回应了“舒适”好房子的要求。
由此,佳兆业的城市更新模式与国家“好房子”战略形成良性闭环:城市更新提供了最具价值的落地场景,而“好房子”标准则成为评价更新成效的社会标尺。在此过程中,佳兆业正加快由传统开发商向“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型,通过“开发+运营”的双轮驱动,既构建稳健的现金流与长期价值,也实现了从单纯开发向全面提升城市人居品质的升维转变。
佳兆业以26年积淀的专业能力与前瞻布局,在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的交汇点,构建起城市更新的“战略-能力-价值”闭环。面向未来,其将继续深化多方协作,以共建共享推动城市空间优化与人居品质提升,在存量时代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航道,为行业转型与城市进步持续赋能。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