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人民网推出《安徽蚌埠:“链”动未来 “生”机无限》报道,聚焦蚌埠发展。
人民网报道截图
全文如下:
“蚌埠六大产业集群”系列报道之六
安徽蚌埠:“链”动未来 “生”机无限
走进位于蚌埠市禹会区的安徽丰原生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示范线,一粒米粒大小的聚乳酸材料,经过精密加工,化身为可织布制衣的绿色丝线。
这看似魔法的转变,正是蚌埠生物化工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在这里,你会见证聚乳酸的“千变万化”。从切片纺丝到成衣缝制,这条完整的产业链让环保、无毒、可降解的绿色制品,悄然走进千家万户。
作为全国唯一的生物基材料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蚌埠已汇聚中粮科技、丰原集团、雪郎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在这里,生物化工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推动老工业基地焕新的坚实力量。
俯瞰蚌埠市生物化工产业集聚区。蚌埠市工信局供图
在固镇经济开发区,仅丰原集团就集聚了16家规上企业,形成从“玉米到聚乳酸”的全产业链闭环。其在建的50万吨乳酸、30万吨聚乳酸项目,将占据全球半数产能,让“蚌埠制造”站上世界舞台。
“产业集聚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谈及产业布局的原因,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经济运行部负责人表示。
“蚌埠发展生物化工产业集群,基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蚌埠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壮大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除了握指成拳,还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制高点。
眼下,中粮生物科技正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综合改造,企业设备智能率超95%,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在酒精一车间,过去被浪费的60℃余热如今被精准回收,用于粉浆升温,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目前,企业已入选国家“万兆光网”工厂试点。
雪郎生物通过DCS系统实现能耗降低20%;海华科技的“L-薄荷醇”获评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一个个创新成果,正是产创新协同的最佳证明。
俯瞰丰原集团在安徽省固镇县建造的生物产业园。受访者供图
八一化工的苯系化合物、天润化工的PVC稳定剂、佳先助剂的β-二酮产品……一个个“拳头产品”,共同构筑起蚌埠生物化工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如果这些产品名词,让你觉得十分陌生。那么,超市里的可降解塑料袋、饭店里用的餐具、家里铺垫的地毯,都能看到来自蚌埠的生物化工产品。这座老工业基地,用“生物化工”这支如椽巨笔,书写着绿色转型的精彩篇章。
蚌埠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蚌埠市生物化工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生物基材料及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3条产业链条,现有固镇、淮上2个省级化工园区,批复面积11.7平方公里。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蚌埠市生物化工产业集群289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2.2%,占蚌埠市工业比重达24.5%,拉动蚌埠市增幅2.9个百分点;集群新增中草新材料等新入规企业29户,有力支撑了蚌埠市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龙头引领与集群共进中,蚌埠正在成为中国生物化工产业的一抹亮色,既深耕当下,更擘画未来。
未来以来
时不我待
蚌埠的明天值得期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