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落幕,节日期间,固镇这座承载“汉兴之地、胜利之城”美誉的县城,以“楚风汉韵 相‘菊’垓下”菊花文旅季与谷阳供销大集为双引擎,巧妙串联楚汉历史遗存、非遗民俗展演与皖北市井烟火,不仅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千年文脉的魅力,更交出了一份“历史可感、烟火可亲、体验可忆”的文旅融合发展答卷。
据固镇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统计,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全县接待游客7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4亿元。
夯土城墙下感受楚汉风华
沉浸式“打卡”千年古战场
“通过沙盘演示,孩子直观理解了垓下之战的历史场景,这种沉浸式体验比课本讲解更生动。”10月2日,在固镇县垓下遗址博物馆,来自江苏徐州的游客李建国带着儿子参观后,对景区的文化呈现方式赞不绝口。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垓下遗址承载着楚汉相争的重要历史记忆,如何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让厚重的历史“触手可及” ,是固镇推进文旅融合的重要课题。
今年国庆期间,固镇以“楚风汉韵 相‘菊’垓下”为主题,在垓下遗址景区推出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精准对接。
假期期间,垓下遗址景区内人流如织,相声、变脸、戏曲等民俗表演好戏连台,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参与,用相机记录互动瞬间。作为本次文旅季的重头戏之一,“国庆巡游”在民宿区、核心区、博物馆同步上演,网红KOL化身楚汉人物领衔巡游。
“没想到能和‘项羽’‘虞姬’近距离接触、对话,还学到了标准的汉代礼仪,这种沉浸式互动比单纯看表演有意思多了。”来自蚌埠市区的游客张先生笑着说。
活动当天,垓下遗址博物馆试运行,该博物馆以垓下史前夯土城墙为灵感,外立面还原夯土肌理,采用围合式布局,呼应古城、古国理念,唤醒历史记忆。这座与垓下遗址隔空对话,体现古今文明的和谐共生与传承的博物馆,成为文旅季核心活动节点。
“听说这里是‘垓下之战’的发生地,带着孩子来既赏花又学历史,特别有意义。”来自宿州市的游客王女士正带着儿子辨认“大汶口文化主要遗址分布图”的展板。
十月的垓下,是各色花草编织的浪漫世界。秋风拂过粉黛乱子草的浪涛,格桑花与红高粱交错生长,一片片花海引得不少游客拍照打卡。此次文旅季,垓下遗址景区还精心设计了四条赏花线路,覆盖全域美景。
为满足市民游客“不想宅家又避拥堵”的假期需求,固镇县垓下遗址景区以“活化历史、创新体验”为核心,将中华传统礼仪、饮食文化融入景区体验,让不同年龄段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解锁假期休闲新方式。
中秋节当天,该景区推出“中华传统礼仪课堂”活动,特邀传统文化讲师现场授课,围绕中华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展开讲解。从象征成年的及笄礼、及冠礼仪式意义,到古代婚礼中的沃盥、拜礼等礼序细节,讲师以生动通俗的语言拆解礼仪背后的历史故事。
“此次假期活动是垓下遗址景区探索‘文化体验 + 研学实践’模式的一次尝试,旨在通过互动式、场景化的体验,盘活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让游客在‘玩’中‘学’,既享受到假期乐趣,又感知文化价值。”垓下遗址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景区将结合春节、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特色,持续研发新鲜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文旅服务。
供销大集燃动全城
谷阳城遗址公园烟火旺
“固镇的红薯粉条、宿州的符离集烧鸡、宁波的海鲜,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地特产,这样的市集太方便了。”10 月 5 日,在谷阳城遗址景区举办的谷阳供销大集上,市民张女士提着刚采购的物品,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作为固镇国庆文旅的另一重要载体,谷阳供销大集将传统文化展示与便民消费需求相结合,打造出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假日消费场景。
此次供销大集设置150个摊位,涵盖皖北六市特色农产品、非遗文创产品、手作饰品、特色美食等多个品类,既为本地农户、商户提供了销售平台,也为游客和市民带来了丰富的消费选择。在皖北特产区,固镇本地的花生、绿豆粉皮等农产品深受青睐,不少商户推出“体验装”“组合装”,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买了两罐蜂蜜和红薯粉条,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在这里买东西靠谱。”来自蚌埠市区的游客李敏笑着说:“想给家人发个现场视频,结果镜头里全是人,这热闹劲儿,比过年还红火。”讨价声、吆喝声交织,不少游客“见缝插针”寻找空位拍照,供销大集满是烟火气。
“大集不仅是买卖东西的地方,更是感受地方风情的窗口。”大集摊主王师傅从事农产品销售多年,他表示,通过大集平台,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更让更多人了解到南北特产的差异与特色。
除了便民消费,谷阳城遗址景区还精心策划了系列文化演艺活动。怀旧金曲演唱会、曳步舞表演、旗袍巡游、“济公”互动等节目轮番上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亲子体验区设置的萌宠乐园、无动力设施、丛林越野项目,成为家庭游客的“欢乐天地”。景区新增的“空中 + 地面”双视角体验项目,让游客乘坐飞行器俯瞰景区全景,古今交融的美景成为假期热门打卡点。
夜幕降临,露营地的烧烤香气与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逛市集、看表演、享露营” 的假日生活,让群众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滋味。非遗打铁花表演如期上演,瞬间将全天的热闹推向顶峰。随着匠人手中的铁花腾空而起,万点星火如金蛇狂舞、似银河倾泻,璀璨光芒在夜空下划出绚丽轨迹,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震撼瞬间,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人群挤得满满当当。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打铁花,今天现场看太震撼了,火花溅起来的时候,感觉心都跟着提了一下,这就是非遗的魅力。”来自合肥的游客刘颖激动地说:“为了看这场表演,我们特意多留了一天,果然没让人失望,这个国庆来谷阳供销大集,真值了。”
“大集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为商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固镇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此次活动经验,推动供销大集常态化、品牌化发展,让更多群众共享文旅发展成果。
推进全域联动
“汉兴之地” 的文旅融合进阶路
“从垓下遗址景区的文化体验,到谷阳大集的市井烟火,再到固镇县博物馆的厚重历史,固镇的文旅产品越来越丰富,一次假期根本玩不够。”10月5日,在县博物馆,来自合肥的游客刘颖告诉记者,这次国庆假期特意延长行程,就是为了深度体验固镇的多元文旅项目。刘颖一行的“流连忘返”,正是固镇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固镇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中国汉文化旅游重要节点旅游景区,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带动产业、文化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汉兴之地、胜利之城”文化名片,充分展示固镇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眼下,固镇县以垓下遗址为基础,串联起县博物馆、垓下遗址展示馆、津浦铁路固镇遗址公园、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讲好文物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开展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为固镇文化旅游增加新看点,历史文化旅游成为游客聚焦点。
“目前,固镇县正在按照全域旅游规划,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垓下景区提质升级,力争把固镇打造成为皖北地区的旅游集散地和国内外知名的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固镇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提质,文化遗产变成了“财产”。
假期虽已落幕,但固镇文旅融合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10月份,固镇县将集中发布全县主要乡村旅游点、生态园的秋季特色内容;刘集镇九湾居委会将举办第四届红糖文化节。此外,固镇县将举办 2025 “奔跑江淮” 和美乡村健康跑(固镇站)省级赛事。
从垓下遗址里千年文脉的现代转译,到谷阳供销大集中市井烟火的民生温度,再到全域旅游版图上“点、线、面”结合的生动实践,固镇用一组组亮眼数据、一个个鲜活场景,诠释了“文化赋能经济、旅游惠及民生”的深刻内涵。这里的每一处历史遗存,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每一场文旅活动,都化作增进群众幸福感的载体;每一次消费热潮,都凝聚起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站在新的起点,固镇县文旅发展既有“深挖历史、活化文化”的定力,也有“贴近民生、创新业态”的活力。未来,固镇县将以文旅之笔,继续书写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蚌报融媒体记者 尤靖文 通讯员 凌义乐 陈秋瑾)
编辑:侯艳秋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