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里,高精度加工设备高速运转,一枚枚数控刀杆经过二十余道精密工序淬炼成型。走进安徽安丰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到处是火热的生产场景,这家扎根蚌埠市固镇县的返乡企业,用“丝级精度”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8米至10米长的圆钢、方钢原材料,经锯床裁切后,依次进入粗加工、精加工、线切割、镀镍等工序。“整个生产流程有二十多个细节工序,其中加工中心的精加工是技术核心。”安丰智控厂长李敬敏指着正在运转的设备说,数控刀杆精度要求极高,圆柄刀杆的精度要控制在3到5丝以内,差1丝就可能导致客户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引发安全隐患。为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在每个车间配备车间主任和班长,通过巡检、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全程把控产品质量。

技术革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针对传统整体式刀杆灵活性差、成本高的痛点。安丰智控从2023年开始研发组合刀系列产品,历经多次技术改进,最终攻克刀头、刀柄结合处的震动难题,确定45度倾斜角度的最优方案。
“我们将整体刀杆改为分体设计,一个刀杆可搭配七八种不同功能的刀头,上千个型号的刀杆实现通配。”李敬敏展示着样品介绍,这种创新设计不仅让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更能为客户节省三分之一的使用成本,经销商也无需大量积压库存,可以有效盘活资金。目前,该企业的组合刀系列产品已进入试推广阶段,计划明年初全面投放市场。

“没有技术革新,企业迟早会走进死胡同。”李敬敏坦言,企业始终坚持以创新立足市场,目前数控车刀杆月产量稳定在十五六万只。为进一步提升产能,企业正持续增加自动化设备,通过技术升级破解生产瓶颈。
谈及未来规划,李敬敏信心满满。他表示,未来,企业将继续深耕数控刀杆领域,以更精准的产品、更创新的技术、更完善的服务,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蚌报融媒体记者 尤靖文 通讯员 凌义乐 陈秋瑾)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