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记者 陈瑶)近日,市民王先生因胸痛住院治疗,却在缴费时被医院告知因未缴纳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费用,医疗费全部需要自担。这起本可避免的“糟心事”,给广大市民敲响了警钟,城乡居民医保切勿断缴,否则将面临长达数月的待遇“等待期”。
据王先生回忆,他前往医院就诊并被确诊为胸痛,需要做胸部 CT、动态心电图,还得留院观察 3 天,全额自费要1万元左右。要是按时缴纳了医保费用,能报 70% ,押金只需要交 2000 多,差着好几倍。
“这才想起来,2025年的医保费忘了交。”王先生致电市医保中心咨询后,得到了一个让他追悔莫及的答复。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确认,王先生未在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征缴期内缴费,如今若中途参保,需执行3个月的待遇等待期。这意味着,即使他现在立刻补缴,本次住院的高额费用也无法报销。“一直觉得自己身体挺好,就没太当回事,没想到一次疏忽,吃了这么大的亏。”王先生懊恼地说。
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蚌埠市医保局规划财务和基金管理科科长刘如林,详细了解城乡居民医保断缴后的“等待期”政策。据介绍,为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稳定运行,引导居民连续参保,自2025年起,我市按照国家长效机制政策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政策进行了优化完善。
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原则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
像王先生这种情况,2025年10月1日到2025年12月31日补缴2025年度400元,2025年虽然没有待遇,但可以尽快度过迟交产生的3个月固定等待期;如果2025年不缴费,属于断保1年。再参加居民医保,有(3+断保年数-1)个月等待期,等待期内费用只能自费。
举例来看,居民A2025年、2026年都是断缴的,虽在2026年集中期内参保缴纳2027年度居民医保费,等待期为<3+(2-1)>个月,即2027年5月1日开始才能享受医保待遇。
居民B在2025年11月11日补缴2025年度保费400元,同时缴纳2026年度保费400元,到2026年2月11日度过了3个月等待期,就可以正常享受医保待遇了。
所以2025年特别关键,是断缴约束开始之年,大家一定要重视,断缴会直接影响医保权益。
而连续按时参保人员,也会享受到相应的激励红利。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断保之后再次参保的,连续参保年数重新计算。自2025年起,每断保1年,降低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
今年的缴费标准是,普通居民个人缴费执行国家最低标准400元/人,各级财政补助700元/人。困难群体资助标准:对特困人员给予400元全额资助(个人缴纳0元);对低保对象给予340元定额资助(个人缴纳60元);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给予200元定额资助(个人缴纳200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由认定部门根据职责按上述救助对象类别资助标准给予相应救助。
集中参保期为2025年10月20日—12月31日;待遇保障周期为2026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