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知道怀远考城在哪吗?
近日,参观了双桥集镇杨集村中共宿怀县委旧址、龙亢镇龙亢村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看到一个显眼的名称——怀远考城。怎么没有听过?
河南省开封市现有一个兰考县,是1954年兰封县和考城县各取首字合并形成,现下辖有堌阳镇、张君墓镇(现已更名为考城镇),历史上都曾是考城县治所在地。西晋永嘉之乱后,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历史上中原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百姓为躲避大规模迁至淮河以南居住,中原陈留郡考城县南渡(陈留郡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一带),将县治侨置于怀远,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怀远县考城乡,这就是怀远考城地名的来历。侨,侨居,置,设置。侨置郡县是把原来的郡县搬移到原境以外的地方,在那重新设置一个与原来地名相同的郡县。侨置于此后,为什么不重新起用新的地名?一是当时社会规律,凡侨置均如此,只是考城历尽岁月洗礼,没有更名沿用至今;二是移民觉得,东晋南渡只是权宜之计,要不了多长时间,东晋就会收复北方土地;三是对故土怀有深厚情感,保留原地名可以在异乡维持对故土的记忆和认同,缓解焦虑,增强凝聚力。
如今考城乡已退出历史舞台,也不再隶属怀远,解放后归凤阳县管辖,在西泉镇境内,是考西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但考城“千年风水地、历代重臣乡”的美名世代传颂亘古不变,涌现出的烈士英雄永不淹没长存人间。
旧址中,革命英烈郑淮舟、胡友琴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郑淮舟是怀远考城人,胡友琴是其夫人,头发天生自来卷,她在怀远积极抗战,组织成立妇抗会,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宣传打鬼子的道理。日本投降后回到考城婆婆家中,被叛徒指认是地下党员,并透露是郑淮舟妻子,国民党去考城家中逮捕,扯去头上假发,带走关押,严刑逼供党的秘密,胡友琴宁死不说,敌人当她的面掐死她的小儿子,最后把她活埋在簧学南山坡上(现在的怀远县荆涂学校,后山就是荆山)。
某年,叛徒来到该旧址,看到墙上挂着的胡友琴像和事迹描述,立马跪地、失声大哭、愧疚忏悔,说道,当年的残暴手段残忍方式比现在电视剧里看到的要残忍百倍千倍。我想,确实,因为电视剧里是演的不是真实的,当年是真实的不是演的。
后来,郑淮舟来到该旧址,看到自己贤妻像,泪流满面,感慨道,没想到,你们这里还记着她。我想,没错,英烈不该因时间推移而记忆模糊,在涡淮大地荆山脚下留下伟大爱国抗战事迹的英雄,怀远县人民更不会也永不会忘记!(赵刘 怀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