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陈瑶)6月19日,市气象部门官宣,蚌埠市正式入梅。而且大家期待已久的“有效降水”就要来了。
根据之前的天气预报,我市从18日开始就已经出现降水,可是很多人根本没发现下雨。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已经出现了降水,但对旱情缓解来说却不是“有效降水”。
由于梅雨期间雨带南北摆动,所以降水会呈现对流性强和过程性等特点,雨量分布不均,其间还会伴有,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据市气象部门最新预报显示,6月19日夜里到明天,我市主要以多云天气为主,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雨,21日-22日有明显降水,累计雨量30-60毫米,局部80-100毫米。
6月18日,蚌埠市气象局发布了增雨计划,计划在6月19-22日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为何已经出现了持续降水,还要进行人工增雨?
市气象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连日来,安徽沿淮淮北地区维持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如果只是局地下了点“雷阵雨”,无法缓解旱情,其实从6月18日开始,我市已经出现降雨,但都是局地,而且是短时雷阵雨,不仅没法缓解旱情,甚至很多人根本没感觉到。为了形成“有效降水”,缓解旱情,我市决定在一市三县不同区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根据实时气象条件,发射火箭弹。
因为降雨的到来,我市气温也明显下降,21日,我市雷阵雨转大雨,22日,大雨转小雨,这两天的白天最高气温也从之前的35℃降至31℃。
进入梅雨季节后,灾害性天气种类多、强度强、变化快,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来应对。首先,要做好防霉防湿的工作,潮湿的空气适宜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保持清洁;其次,要做好对雷电的预防,外出要关好门窗,特别是要拔掉电源插头,每年被雷打坏的家用电器真的蛮多的,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也要随时警惕强降水的发生,防止城市积水;食品加工时要烧熟煮透并尽快食用,隔夜餐须回锅加热,生熟食物应分开,冰箱里的食物不能久放;保持周围环境的通风干燥;注意个人卫生,洗涤用具应分开,勤换鞋袜及衣被,保持体表干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饮食宜清淡少油腻;
另外在高温天气,防暑降温也是不可忽视的。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