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怀远县第三十四届花鼓灯艺术节暨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隆重举行

-

2025-04-26 20:37     来源: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谢勋章文/图)禹风鼓韵,灯耀荆淮。4月25日,在美丽的荆山北麓,怀远县第三十四届花鼓灯艺术节暨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如期而至。来自宁波市、阜阳市、寿县和怀远本地的非遗传承人,与省花鼓灯歌舞剧院、省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志愿者齐聚一堂,精心编排了12个节目,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非遗艺术盛宴。

25日上午,观众们见证了又一历史性时刻。为了进一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进文化共融、资源共享,经甬蚌两地文化部门协商,在签订文化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成立了甬北荆淮文化共融中心。这标志着,一段充满温情与希望的文化之旅即将启程。

怀远花鼓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淮河流域民间文化的璀璨明珠。《鼓舞飞扬》作为开场节目,以其气势磅礴的舞姿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集中展现了怀远花鼓灯各个流派的经典表现形式,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为本次活动开了个好头。

“我打锣已有三十多年了,心里头特别热爱,一听到要表演的消息,整个人就兴奋得不行。”作为开场节目的表演者之一,县级花鼓灯非遗传承人韩旋说。尽管他敲锣的技艺已磨炼了三十余载,但在正式演出前,他仍提前一个多星期就和朋友们在田间地头忘我地排练,一心只为给观众呈上一场完美的演出。

开幕式展演共分为三个篇章。寿县文化和旅游局带来的颇具地方风采的寿州锣鼓《楚都欢歌》开启了第一篇章的表演。该节目时而委婉流畅,时而铿锵有力,颇具地方特色的击打乐器,将人瞬间拉回到金戈铁马的战国时代,其蓬勃有力的表现力,体现了劳动人民蓬勃向上的力量。

“为了这次的演出,我们筹备了2个月,将花鼓灯的经典动作与现代舞台的表现手法相结合,使其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省级寿州锣鼓非遗传承人罗西林说。本次活动非常精彩,表演中年轻人的热烈反应,让他更有信心传承创新非遗文化。未来,他将继续培养人才,让非遗在青年人心中扎下根。

第二篇章中,国风新民乐《马灯调》带来听觉盛宴,花鼓灯舞蹈《难忘那盏灯》和少儿舞蹈《淮畔鼓娃》将传统动作与现代舞蹈巧妙衔接,展现了非遗的新活力。第三篇章将演出推向高潮,《下河底》《咱的鼓》《悟空》《灯烧月下》等节目融合多种形式,实现了传统舞蹈的当代表达。演出在气势恢宏的歌伴舞《领航》中圆满落幕。

“非常高兴能代表宁波市江北区文化馆参与文化走亲活动,参演了非遗‘猴戏’。”宁波市杂技协会副主席梁文义介绍,怀远当地人民的热情让他十分开心,更让他荣幸的是收获了掌声。

台上演出正酣,台下消费展销红火。

“今天不仅看了精彩非遗表演,还品尝了地道美食,买了好多怀远特产准备送亲友,孩子也很喜欢香包和剪纸,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游客陈健说。一些外籍友人也来到现场看节目、品尝美食。“我买了一些非常好的东西,比如石榴汁,这真的很棒,我真的很高兴能来品尝。”匈牙利游客Kis Aranka说。

农特产品展位人气爆棚,怀远糯米、龙亢醋、褚集猪蹄等特色农产品备受青睐;非遗文创产品专区中,剪纸、糖画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工业展区展示了怀远的制造成果,房地产展区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购房者。活动中,共吸引线上线下游客达10万人次,带动消费突破1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的又一场重头戏——2025花鼓灯艺术交流展演周暨怀远民俗踩街活动,于4月26日上午在该县禹王路热热闹闹开场,一路欢声笑语不断。

巡游队伍划分为文旅彩车、花鼓灯表演、民俗表演三个方阵。率先亮相的是由8辆造型精巧、主题突出的文旅彩车组成的第一方阵,该方阵以“一镇一景”为主题,聚焦乡镇文旅故事与特色农产品,主动向市民游客展示怀远的风采。

花鼓灯作为国家级非遗,是淮河文化的灵魂所在。花鼓灯表演方阵由11支代表队构成,巡演中,怀远郑派、杨派、冯派等花鼓灯非遗传承人集中演绎了锣鼓、兰花、鼓架子等经典技艺。演员们身姿轻盈、舞步利落,将花鼓灯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恰到好处,引得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民俗表演在欢快锣鼓里火热开展,踩街队伍身披彩衣,或踩高跷、或划旱船,与舞龙舞狮队伍携手,以精湛技艺和满腔热情,为观众呈上了一场视觉盛宴,现场处处弥漫着喜庆的节日气息。

“此次活动以非遗为纽带,搭建了综合性平台,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县文旅体局副局长潘涛介绍,怀远将深挖非遗内涵,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游客来怀远‘春游江淮’,感受怀远的文化魅力与活力。



深度阅读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详细]
天天学习|一个特殊称谓背后的温情故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