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何以两千年窖香不散?活态菌群铸就衡水老白干非遗金律

-

2025-04-29 11:25     来源: 新浪网财经
        

在河北衡水市桃城区,一处汉代酿酒遗址的发掘震动了考古界——青砖垒砌的窖池、完整成套的陶甑器具,与今日衡水老白干"地缸发酵"工艺形成跨越两千年的时空呼应。这种源自西汉的"地缸酿造"工艺,以陶缸隔绝土壤杂质,成就了白酒界独特的健康密码。这片被列为国家工业遗产的核心酿造区,用实物的语言证明:中国白酒的固态发酵史,早在西汉便已诞生成熟范式。

翻阅《衡水县志》,明嘉靖年间的"德源涌"酒坊记载清晰可循,印证着"传承千年"的基因图谱;清乾隆帝六下江南时,更将"衡水老白干"钦定为"水土贡品",其"粮必精、水必甘、曲必陈"的六字真诀,至今仍是企业质量手册扉页的鎏金箴言。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甲等金奖证书,不仅镌刻着"甲等金奖 健康品质"的品牌荣光,更昭示着"低杂醇油"的健康基因——当年国际评委特别记载"饮后无不适感"的特性,恰与现代科学揭示的0.12mg/L杂醇油含量(不足国标1/4)形成历史呼应。

现代科学为这份健康承诺赋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检测显示,衡水老白干古窖池中214种独有菌株代谢产生的小分子团酒体,较普通白酒更易代谢。其"乙酸乙酯"等有益因子含量高出行业均值37%,而丙酸、异丁醇等引发不适的杂醇油含量锐减63%,构成了"醒酒更快"的分子密码。在酒厂文物陈列馆中,从汉代的陶制酒甑到民国的木质酒海,每件器物都镌刻着健康品质的基因——元代《真定府志》所述的酿酒六诀,经67代匠人淬炼,已成为"更健康的高端白酒"的工艺基石。

"我们不是在酿酒,是在修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志明在古窖池边展示"看花摘酒"绝活时,指尖跃动的酒花正演绎着健康密码:通过精准分段取酒控制酯类平衡,配合陶坛三年陈藏,使酒体中游离分子缔合形成1.2纳米超小分子结构。这种凝聚千年智慧的酿造哲学,让衡水老白干在2018年成为全球首个通过FDA认证的中国白酒,用"健康品质"回应国际标准对东方酿艺的质询。

当消费者开启一瓶衡水老白干,实质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健康实证——汉代窖池的菌群仍在呼吸中孕育有益因子,明清匠人的温度犹存掌心雕琢小分子结构,巴拿马的甲等金奖基因在当代实验室持续进化。历史从未远离,它只是以"醒酒更快、饮后舒适"的形态,在杯中回答着关于健康品质的永恒诘问。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所说:"活着的遗产,才是真正的历史证人。"而这份活着的历史,正以六大健康密码为注脚,续写着"千年老白干,健康甲等品"的现代传奇。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度阅读

【央视快评】用创造拥抱新时代 以奋斗铸就新辉煌
[详细]
拾光纪·攀登过200次珠峰的高度,他从黄山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