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融媒体记者 吴媛媛) 每次经过湖南省耒阳市天柱学校初中部,安徽建工水利南方分公司总经理李让春总要停下脚步,听着校园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他感叹道:“这两栋主体教学楼,是我们奋战51个昼夜抢工建成的,保障了当年秋季入学的1320个学位。”
天柱学校项目是安徽建工水利与耒阳市政府深化战略合作期间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该公司在省外市场建成的标志性项目之一。近年来,安徽建工水利坚决贯彻“走出去”战略布局要求,积极应对建筑行业严峻挑战,借助品牌优势,以匠心为笔,在省外市场写下新时代建筑业的突围答卷。
从淮河到湘江,安徽建工水利之所以将耒阳作为深耕省外的目标市场,不仅源于该市近几年“安商行动”释放的政策机遇,更基于对自身工程质量标准的自信。进入耒阳市场后,安徽建工水利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不畏艰难的豪气,说千言万语、历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克千难万险,成功开启了湖南区域市场的大门。
“走出去”说来容易,“融进去”并不简单。面对本地企业的竞争,安徽建工水利一方面派出专业团队,熟悉地方市场规范,另一方面,积极融入耒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多次互访交流,逐步建立良好互信关系,为进一步强化政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只认真功夫,工匠精神就是最好的“敲门砖”。安徽建工水利的“真功夫”在天柱学校项目中经受住了考验。天柱学校初中部于2022年7月份开工建设,项目管理团队克服高温酷暑、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在艰苦卓绝的努力之下,确保了主体教学楼在当年9月1日前按期交付使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严格把关验收原材料与构配件,对各项施工工序做到一次成优,为后续施工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最终为当地教育事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工程交付后,安徽建工水利收到了耒阳市政府的感谢信和建设单位的表扬信,赢得了“品质铁军”的口碑。
“要想立足省外、深耕市场,靠的就是品牌、品质和工匠精神,我们倡导‘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管理理念。”李让春介绍,安徽建工水利坚持以干好现场赢得市场,切实把精细化管理贯穿到施工作业的每一个环节,着力将精品工程、优质工程、满意工程的美誉转化为市场开发的信誉,实现二次经营、融入发展。
工匠精神的践行,让安徽建工水利在耒阳赢得广泛赞誉。2024年以来,公司相继承接了耒阳市新建浔江灌区工程、蔡伦纸品产业配套建设及蔡伦竹海5A级景区提升项目、竹市至大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公路等重点工程,呈现出深化改革、属地经营、转型发展的强劲态势。公司还与耒阳市人民政府、耒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资注册成立湖南安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并取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和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随着政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安徽建工水利也真正融入了耒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人口就业、增加地方财政税收等方面贡献了“皖军”力量。
安徽建工水利在耒阳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其多年来的经验积累与市场洞察的结果。作为全省水利建设行业的领军企业,安徽建工水利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战略,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及各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投身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成渝经济圈建设,以及雄安新区 “千年大计” 等国家战略项目中。2004 年,它挥师上海,成功拿下中船长兴造船基地项目;2006 年,进军巴渝,竞得重庆荣昌濑溪河、池水河 CP2 工程;2008 年,北上陕西,承建咸阳石头河水库;2009 年,驰援四川松潘灾后重建项目;2019 年,奔赴雄安,与各大央企同台竞技。2024 年,其省外市场合同额占比达到 40%,参建的16项工程入选水利部 “人民治水・百年功绩”工程,在全国基本建设舞台上展现着安徽力量。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而是要‘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极限挑战中守住品质底线。安徽建工水利将进一步坚定“走出去”战略,传承敢打敢拼、敢闯敢试、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奋斗精神,持续拓展省外市场蓝海,以建造精品、造福社会为己任,当好走出去的建筑业王牌“皖军”。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