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东沟渔唱处又见小上海 百年顺河老街正归来

-

2025-05-13 09:01     来源:
        

蚌报融媒体记者 王立春    通讯员 沈 珺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下达批复,同意将五河县顺河老街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这条依河而建、拥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曾是清末至解放初期的城市商业中心,享有皖北“小上海”之美誉。如今,顺河老街正本着“修旧如旧”原则,致力于还原其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为五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依水而兴

百年商街的繁华印记

顺河老街的兴盛与水密不可分。清代县志记载的五河八景之一“东沟渔唱”,正是老街发迹的起点。彼时,小东河(古称“东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天然渔港,渔民上岸交易逐渐形成集市。到清末,这里已发展为重要的货运码头,粮食、木材、毛竹等物资在此集散。

民国初期,五河凭借五水交汇的水路优势,成为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商人采购农产品的首选之地,一度成为皖东北农产品的集散中心。小东河沿岸码头林立,东桥口作为装卸粮食的主码头,与板桥东、水巷、雷巷等小码头共同支撑着繁忙的水上贸易。

顺河街上粮行鳞次栉比,如陈万兴、邓九和、丁正昌等,鼎盛时期大粮行发展到70余家,小方子行亦有4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五百人。据史料记载,当年仅代蚌埠宝兴面粉厂购小麦,旺季每日可达1500包,年粮食贸易量最高曾达4万石(约6000吨)。粮食贸易的繁荣带动了周边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兴隆杂货店、信诚布庄、万安堂药店、大同客栈等商铺生意兴隆。街上烤馒头、糖葫芦、小烧饼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白天人流不息,夜晚灯火通明,呈现出“小上海”的繁华景象,这种盛况持续了近四十年。

漫步在顺河老街,青砖小瓦、重梁挂柱的明清徽派建筑给人以深刻印象。这些建筑多呈“前店、中院、后堂”的院落式格局,配以精美的檐口瓦、马头墙砖雕和飞檐斗拱设计,延续着百年老街的建筑风貌。当年的陈万兴粮行、丁正昌粮行等不仅生意兴隆,其建筑也颇为讲究,彰显着主人的财力和地位,为今天了解五河县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文脉悠长

民俗风情的皖北画卷

顺河老街不仅是商业重镇,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五河县本身就拥有安徽历史上诸多“第一”,如第一条公路、第一辆汽车、第一座教堂等,为老街的文化底蕴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关于顺河老街的民间传说也颇为生动。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顺河街码头遇风浪,认为是淮河龙君作祟,于是在顺河老街北端崇河边设“拜龙台”祭拜,方才风平浪静。此俗在民国初年尚有遗存。黄霭堂杂货店、陈万兴粮行发家的传奇故事,以及名妓赛金花曾到访的传说,都为老街增添了历史色彩。

老街的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端午节的龙舟大赛、七月十五的荷花灯、元宵节的各类民俗表演,都展示着五河人的生活情趣。正月十五尤为热闹,“撂火把”“打秋千”“舞狮子”等活动纷纷登场,各商行都会出节目参与,码头工人舞龙,铁匠铺表演河蚌精,粮行的大头娃娃,饭店的旱船,形成盛大的民俗巡游。

老街的手工业也独具特色。如“义和钓店”,其鱼钩种类繁多、质量上乘,新中国成立前年产便达三十余万把,销往省内外;“程氏鱼钩店”亦享有盛名。陈家、钟家、张家等篾匠店制作的渔具精巧实用,深受客户喜爱。民国年间,陈德贵在顺河老街开设缝纫店,制作的“八团花马褂”、镶边旗袍等也曾声名远播。顺河老街的饮食文化受淮扬菜系影响,讲究“热”“烂”和“色”“味”俱全,“羊肉烧馓子”“鲶鱼烧粉皮”等特色菜肴至今令人回味。

焕发生机

古韵老街的时代新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河老街也历经了兴衰沉浮。1938年起日军轰炸使县城房屋毁坏过半,顺河老街作为重灾区,商铺大多被毁,繁华不再。抗战胜利后虽有所恢复,但已元气大伤。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水路运输的再度重要,顺河老街迎来了第二次兴盛期,客运和货运的繁忙使其重现活力。

如今,这条承载着几代五河人记忆的老街,其核心街区格局得以保留。部分清末民初的建筑遗存,如黄霭堂杂货店、邓九和粮行(部分)、张家干果行等仍在,东桥口码头的36级石阶虽被掩埋但也因此得以保存,板桥头的一块清朝石碑被打捞出来立于桥头。更为可喜的是,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曾经一度淤塞的小东河重又焕发生机,为老街的保护性改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为顺河老街的保护与建设指明了方向。新的修复与建设将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还原历史原貌。一品大员胡锦棠大宅,以及当年的富商九和粮行、丁家粮行等都将在原址上进行重建。街头巷尾将通过艺术再现的手法,生动展示“东沟渔唱”“板桥映月”、古码头、民歌戏台等景观,展现皖北古朴的民生民俗风情。

顺河老街的保留、小东河的复活以及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确立,被当地视为“三个难得”。这条充满徽派韵味的老街,正带着五河人的深情记忆和外来游客的期待,逐步清晰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未来,它将在促进五河县城多元化、科学化建设和旅游事业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续写属于这座皖北小城的百年传奇。

编辑:贾铁成



深度阅读

联播+|三个关键词读懂习主席俄罗斯之行
[详细]
学习·知行丨历史不会忘记 习近平深刻诠释这场“伟大胜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