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近年来,龙子湖区在义务教育领域深耕细作,以优质均衡为笔,绘就了一幅教育发展的美好篇章,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我市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龙子湖力量。
“十四五”以来,龙子湖区始终将教育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两个“只增不减”,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累计投入约 14.1647 亿元,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龙子湖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龙子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震雯介绍,龙子湖区教育局秉承着扩资源、优布局、强队伍、提质量、促内涵、创一流六大路径,持续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强区建设。
新建未来实验小学、新元实验小学、行知实验学校小学部项目,累计投入资金 2.2 亿元,提供学位 3510 个,有效缓解了学位紧张问题。同时,积极推进校舍维修改造,37 个项目涉及 23 所学校,投入资金约 1437 万元,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孩子们在更加安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龙子湖区深知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师引进模式。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共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312 人,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实施“区管校聘”体制改革,建立区域统筹的立体化教师轮岗体系,“十四五”以来,407 名优秀校长、教师实现了区域流动,其中骨干教师 244 名,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布局与均衡配置,让优质师资在区域内流动起来,缩小了校际之间的师资差距。
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已成立名师工作室 19 个、名班主任工作室 4 个、名校长工作室 2 个,培养出省级优秀校长、名师等 10 人,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教书育人楷模等 118 人。实施龙子湖区教育系统“251”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教育储备人才库,构建全链条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培养选拔机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改革创新破壁垒,优质资源聚共享。坚持改革创新,带头开展学区划分调整,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区省市级特色(新优质)学校达 14 所,占比 74%,形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群效应。先后成立凤阳路第二小学、十六中、龙子湖实验学校、师范附小等紧密型教育集团,三十一中加入三中教育集团成为蚌埠三中初中部,工农小学与安庆市人民路小学签订帮扶协议,大力实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全区紧密型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 60%,
创新举措提质量,教育科研激内驱。以“小切口”聚焦真问题,深入教学一线进行沉浸式调研、跟进式指导、全方位帮扶,切实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十四五”以来,共开展综合视导 50 余次,专项视导 200 余次。组织、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比赛,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 3000 多项;创新启动“教研共同体”项目,青年教师在公开课中得到锻炼与成长。开展特色学科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龙子湖区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多次荣获省、市级优秀等次;龙子湖区教育局被评为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先进单位、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连续三年体育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一;在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喜讯频频传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凤阳路第一小学、凤阳路第二小学、三十一中培养的 2 名学生,有望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