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热爱出汗的人
其实更“耐热”
出汗是一种强大的散热机制,通过「水循环冷却」让体温保持基本恒定,避免中暑。一滴豌豆大小的汗珠蒸发带走的热量(2.43 kJ),大约等同于让 1 升血液降温 0.5 ℃。
如果把人体想象成一口锅,只要持续蒸发的水不烧干,锅就不至于烧糊。一热就爱出汗的人,是一口温控更敏感,蒸发散热更高效的锅。
大量出汗让人体对极端炎热环境,有了超出想象的抵御力。
一项研究让四名长跑运动员在干热(方形)、湿热(圆形)和凉爽(三角形)环境下快走,先走 4 小时,半小时吃顿饭,再走 2~3 小时,记录了他们每小时的核心温度、心率,以及体重降低,也就是水分蒸发的变化情况。
结果发现:在高达 49.6°C 的干热沙漠里「急行军」,人体每小时平均蒸发 1.2 升水分。只要补足水分,受试者能在这个环境中坚持一整天。
而换到湿热环境(湿球温度 33.1°C),汗水的排出蒸发减弱,每小时只蒸发 0.7 升左右。虽然环境温度比干热低,可核心体温上升更快更高,第六个小时甚至超过了 39°C,快要中暑了。
简单说就是:能出汗,才能更耐热。
湿热环境虽然温度是特别高,但无法有效出汗散热,体温上升最快。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大多数人可能不太会去沙漠快走挑战极限,但动不动就 40 ℃ 的超高温天气还是得出门上班……爱出汗,是身体在进行自我拯救啊。
很多哺乳动物都会出汗,但意外的是,靠出汗来降温的哺乳动物并不多,只有灵长类和马、牛等食草动物。
由排汗驱动的人体大空调,可以说是「人类限定加成」。
但同样的天气,有人汗流浃背,有人裹着披肩,说明人类的设定并不是「到了一定温度就出汗」这么简单。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