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民生

一热就出汗 VS 热死不出汗,哪种人更健康?

-

2025-07-09 09:15     来源: 丁香医生
        

怕热爱出汗的人

其实更“耐热”

出汗是一种强大的散热机制,通过「水循环冷却」让体温保持基本恒定,避免中暑。一滴豌豆大小的汗珠蒸发带走的热量(2.43 kJ),大约等同于让 1 升血液降温 0.5 ℃。

如果把人体想象成一口锅,只要持续蒸发的水不烧干,锅就不至于烧糊。一热就爱出汗的人,是一口温控更敏感,蒸发散热更高效的锅。

大量出汗让人体对极端炎热环境,有了超出想象的抵御力。

一项研究让四名长跑运动员在干热(方形)、湿热(圆形)和凉爽(三角形)环境下快走,先走 4 小时,半小时吃顿饭,再走 2~3 小时,记录了他们每小时的核心温度、心率,以及体重降低,也就是水分蒸发的变化情况。

结果发现:在高达 49.6°C 的干热沙漠里「急行军」,人体每小时平均蒸发 1.2 升水分。只要补足水分,受试者能在这个环境中坚持一整天。

而换到湿热环境(湿球温度 33.1°C),汗水的排出蒸发减弱,每小时只蒸发 0.7 升左右。虽然环境温度比干热低,可核心体温上升更快更高,第六个小时甚至超过了 39°C,快要中暑了。

简单说就是:能出汗,才能更耐热。

湿热环境虽然温度是特别高,但无法有效出汗散热,体温上升最快。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大多数人可能不太会去沙漠快走挑战极限,但动不动就 40 ℃ 的超高温天气还是得出门上班……爱出汗,是身体在进行自我拯救啊。

很多哺乳动物都会出汗,但意外的是,靠出汗来降温的哺乳动物并不多,只有灵长类和马、牛等食草动物。

由排汗驱动的人体大空调,可以说是「人类限定加成」。

但同样的天气,有人汗流浃背,有人裹着披肩,说明人类的设定并不是「到了一定温度就出汗」这么简单。


深度阅读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山西,为何来到这座太行山城?
[详细]
金色相框丨习近平在山西考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