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郝玉琳 通讯员 周安琦
轻轻一点,业务办好;足不出户,待遇认证。不知不觉间,社保服务已经悄悄变了模样。近年来,市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中心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持续深化“互联网+社保”服务,通过流程优化、技术赋能和政策找人,悄然推动了一场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深刻变革。截至目前,这项改革已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1.85亿元。
智能升级,让业务迈入“秒批时代”
“以前办业务要排队等审核,现在网上提交材料,几分钟就能看到结果!”企业人事专员王女士的感叹,道出了许多办事人的共同心声。这一变化,得益于市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中心引入的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它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数字员工”,默默支撑起职工参保登记、社保关系转移等12项高频业务的自动化处理。自今年4月系统上线,已累计处理业务3.64万件,社保服务真正进入了高效便捷的“秒批”新阶段。
集成服务,“一件事”联办暖到心坎上
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社保部门主动联合医保、税务等部门,推出了“社保参保一件事”集成服务。通过数据共享和并联审批,以往需要跑多个部门、交多份材料的事情,如今可以“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自8月上线以来,线上办理量已突破1500件。
同步开展的“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更是把这份便捷送到了居民身边。在张公山南公园广场,67岁的退休教师张阿姨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轻点手机屏幕,就轻松完成了养老金资格认证。“这种送到身边的服务,比去柜台排队方便多了!”她高兴地说。数字服务,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有了贴近人心的温度。
政策直达,精准“滴灌”惠企又利民
在助企纾困方面,延续实施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今年1至10月已为全市1.7万户企业减负1.85亿元。在民生保障领域,主动为3.9万名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706.3万元,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94.89万元,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发尽发”,让关怀不漏一人。
市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拓展更多服务场景,努力构建“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的服务新生态,让社保服务更加贴心、更有温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