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隔夜燕麦悄然在网络上走红,因为颜值高、做法简单、主打减肥,被很多网友推崇,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制“燕麦杯”的方法。
01隔夜燕麦,凭什么火?
1、血糖友好
很多人对主食谈“糖”色变,但燕麦是个例外。它富含“β-葡聚糖”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遇水会变得黏黏糊糊,能减缓食物在肠道里的消化速度。
另外,与高温烹煮的燕麦粥相比,未经加热的隔夜燕麦保留了更多的“抗性淀粉”。抗性淀粉的消化速度慢,有助于平稳餐后血糖,避免血糖水平急剧波动。
2、管理体重
β-葡聚糖带来的黏稠感和慢消化,会让胃感觉“很充实”,饱腹感持续时间更长。让你吃得少、饿得慢,还对肠道好。
3、食材百搭
燕麦提供优质碳水和膳食纤维,牛奶、酸奶是蛋白质和钙的来源,各种水果提供维生素和抗氧化物,坚果则带来健康的脂肪和矿物质。小小一杯,轻松涵盖了身体所需的多种宏量和微量营养素。
4、简单快手
不用开火,不用早起,前一天晚上花个三五分钟,把食材扔进罐子里搅一搅,塞进冰箱,第二天早上拿出来就能吃。
02隔夜燕麦的2个误区
误区1:隔夜会产生亚硝酸盐,会致癌
很多人一听到“隔夜”,就联想到剩菜剩饭里的亚硝酸盐问题。不过,隔夜燕麦并不存在这种情况。
亚硝酸盐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硝酸盐和细菌。
首先,燕麦、牛奶、坚果这些食材本身的硝酸盐含量极低,远不如绿叶蔬菜。其次,我们制作隔夜燕麦是在冰箱低温密封的环境下进行的,这极大地抑制了细菌的繁殖。所以,只要你用的食材新鲜、容器干净,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微乎其微,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根本无需担心。
误区2:“生”吃燕麦,肠胃受不了
首先要明确,我们用来做隔夜燕麦的“传统燕麦片”并不是完全生的,出厂前已经经过蒸熟和压制处理了。经过一整夜的充分浸泡,燕麦片变得非常柔软,口感类似煮过的粥,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没有消化压力。
03万能搭配公式
基础公式:燕麦(必需)+液体(必需)+增稠+增味+水果+其他
燕麦:首选老式燕麦片。它能提供最佳的软糯又不失嚼劲的口感。不推荐用一泡就烂的即食燕麦,也不推荐泡不开的钢切燕麦;
液体:燕麦和液体1:1,优先奶类,如牛奶、无糖酸奶。豆奶、杏仁奶、椰奶等选配料纯净或强化营养的;
增稠:比如奇亚籽或亚麻籽粉。它们吸水后会膨胀,让燕麦杯更浓稠;
增味:一小撮肉桂粉、可可粉、抹茶粉、一勺花生酱或蛋白粉;
水果:草莓、蓝莓、芒果、香蕉、猕猴桃……
其他:坚果、干果等,如核桃碎、花生碎、蔓越莓干、椰子脆片、黑巧克力碎。
04这些群体要谨慎
肠胃功能极度敏感或虚弱者:比如有肠易激综合征(IBS)或严重消化不良的朋友。冷食和高纤维可能会加重不适。可以尝试先从少量开始,或者将做好的隔夜燕麦稍微加热再吃。
孕妇:孕期饮食需格外小心,虽然隔夜燕麦本身没问题,但考虑到冷食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或者选择吃温热的燕麦粥更稳妥。
肾功能不全者:燕麦和坚果中的磷含量相对较高,需要限制磷摄入的患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食用。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