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独居老人就医得20分,加上之前参与民政政策宣传得10分,刚好能享受一次艾灸服务,这积分真是越攒越有劲!”青年街道同乐园社区居民刘大爷看着智慧社区里的个人获取积分,脸上笑开了花。这生动一幕,正是青年街道将民政工作与积分制深度融合,激活社区治理的鲜活写照。
一、积分“小杠杆”撬动参与“大能量”
“过去开展民政服务,常遇到居民‘被动配合’的情况,比如组织独居老人探访,志愿者招募总是凑不齐人数。”为破解这一难题,街道去年推出“民政服务积分制”,将居民参与助老扶幼、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民政相关事务的行为量化为积分。例如,老旧小区停车、电梯加装、物业费收缴等社区的大事小情,居民都能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的“群众呼声”“协商议事”等板块建言献策,根据建议的合理性,社区审核后赋予一定积分。这些积分不仅能在社区“时间商铺”兑换米、油等生活用品,更能优先享受街道提供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儿童托管体验课等民政专属福利。
二、服务“精准滴灌”回应群众“真需求”
积分制的推行,也为街道民政工作装上了“智慧导航”。通过分析积分数据,街道精准捕捉群众需求:老年群体对维修、理发等服务积分兑换热情高,年轻家庭则更关注亲子活动积分。针对这一特点,街道调整服务供给:在3个社区增设“便民服务驿站”,每周安排专业人员提供积分兑换的理发、维修等服务;在南山社区开设“暑期亲子积分课堂”,家长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可累积积分,兑换绘本借阅卡等。“以前是我们推着服务走,现在是跟着需求跑,居民满意了,我们的工作也更有方向。”南山社区网格员说。
三、共治“新格局”凝聚幸福“向心力”
如今走进青年街道,处处能感受到积分制带来的新变化:中平小区,退休教师刘阿姨正陪着独居老人散步;南山社区3Q调解室里,“积分达人”王师傅凭借丰富法律知识,成功化解了两户人家的漏水纠纷;奋勇小区,志愿者参与困难家庭走访摸排、协助核实救助信息……截至目前,街道已有6642户家庭建立积分档案,累计产生积分超24万分。居民主动参与民政服务的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0%。其中“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块发布诉求2546条,参与人数6000余人次,储存时间2932.5小时,兑换服务3000余次,有效解决了孤寡、独居、高龄老人就餐、日间照料、心理疏导等问题。
“积分制就像一条纽带,把民政工作与居民需求紧紧连在一起,让‘社区事’变成了‘自家事’。”下一步,青年街道将继续拓展积分应用场景,让每一份参与都有温度,每一次奉献都有回响,在民政服务与居民共治的良性互动中,持续绘就更温暖、更和谐的社区治理新图景。(李子玉)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