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青年街道:以高质量组织工作赋能街道发展新篇

-

2025-08-04 17:58     来源:
        

街道作为城市治理体系的基础单元,其组织工作效能直接关乎基层治理水平与群众福祉。近年来,青年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多元共治为路径,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执行力和凝聚力,为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

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组织体系。深化组织覆盖。激活14个住宅小区和网格党支部、26个党小组功能,选优配强46名党员楼栋长,明确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职责清单,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延伸至治理末梢。创新工作机制。推行“物业经理列席社区周例会”制度,累计参与37次,协调解决停车位分配、设施维修等民生问题14件;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机制,组织226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年均开展服务3次,年均服务时长5小时,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的常态化格局。打造特色品牌。创新“党建微网格”治理模式,划分38个精细化治理单元,依托“3Q调解室”“虹号调解室”等载体,协商解决消防通道堵塞、噪音扰民等民生痛点88件,化解矛盾纠纷97起,切实将党组织打造成联系群众的“红色纽带”。

优化治理机制,激活高效协同“动力源”

聚焦治理堵点难点,构建系统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完善响应体系。依托“书记领办项目”,动态制定十大类36项“吹哨”事项清单,建立分级分类处置、限时办结、联合督办等全流程管理机制。上半年累计处置民生诉求343件,办结率99%,平均响应时效提升40%,群众线上满意度达96%,有效破解跨部门、跨层级疑难问题117件。强化数字赋能。运用数据分析对高频诉求进行归类,精准识别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5类,建立重点问题预警清单,推动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深化资源整合。优化“平安巡防”工作机制,将原有外聘巡防力量转为“街道城管+社区物业”联勤模式,构建“街面巡查+小区防控”联动网络。通过力量整合,突发事件处置响应时间缩短40%,年节约财政支出近3万元。

汇聚多元合力,绘就基层共享“同心圆”

坚持共建共治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深化区域联动。建立街道党工委主导的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吸纳税务局、自来水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0余家驻区单位,累计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等共建项目8个。创新协商机制。健全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协商平台,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雨污分流等民生工程中,组织居民代表全程参与方案设计、施工监督,累计收集意见建议26条。培育自治力量。组建文体活动、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特色志愿服务队24支,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将参与协商议事、环境整治等行为量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公共服务,累计兑换积分8.2万分,带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管理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李雪楠)

深度阅读

攻坚 矢志强军向一流丨第三集《合力制胜》
[详细]
看图学习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 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