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耳朵周围黄黄的分泌物,到底是什么?

-

2025-08-05 09:41     来源: 科普中国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耳骨凹进去的一圈

用指甲刮一下会出现黄黄的东西

从概率上说,最可能就是正常的皮肤代谢物,主要成分有两类,一个是皮肤表面脂质(皮脂),另一个是皮肤角质。

耳朵外耳廓由皮肤和软骨构成,其表面痂皮主要为皮肤正常代谢产物,核心成分为皮脂和角质。皮脂由皮脂腺分泌的脂质与表皮脂质混合而成,主要含30%~60%甘油三酯、20%~30%蜡酯、10%~30%游离脂肪酸及10%~20%角鲨烯(重量百分比),占皮肤表面90%脂质。

因耳朵皮脂腺密度较高(临近头皮、前额区域每平方厘米达400~900个),触感偏油。角质是皮肤更新的产物,表皮约28-40天完成一次更新,基底层细胞移至角质层后脱落,与皮脂混合形成痂皮,可能混有汗液、环境灰尘等次要成分。

为什么有的人更明显?

清洁不足:耳廓结构不平整,易忽略清洁(如凹陷处),可用湿巾擦拭测试,加强清洁可改善;

个体肤质差异:油性肤质皮脂分泌更旺盛,需增加清洁频率,必要时用洁面产品;

年龄因素:皮脂腺活性随年龄变化(出生后强,青春期活跃,中老年衰退),青少年及青壮年更易出现。

      要注意的是,不要经常用手指刮耳朵;也不要用皂基类的碱性产品(比如香皂)或者磨砂膏;清洁频率方面,每天清洗2次即可,和洗脸频率一样。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耳朵不要进水。

深度阅读

攻坚 矢志强军向一流丨第四集《勇闯新域》
[详细]
向新而行|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