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
雪糕、冰激凌、冰啤、冰饮轮番登场
一口冰爽,透心清凉
但这份“清爽”背后
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急救中心医生结合真实案例
为您揭秘冷饮背后的健康隐患
这份科普指南请收好
1
吃根雪糕导致血管快速收缩
小心发生“脑结冰”
“脑结冰”(学名通常称为冰淇淋头痛或冷刺激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短暂的头痛,由快速摄入冰冷的食物或饮料(如冰激凌、冰沙、冰镇饮料)刺激上颚及后咽部引起。
(1)为什么会产生“脑结冰”?
当冷食快速接触上颚后咽部时,会刺激那里的神经末梢(主要是三叉神经的分支)。这些神经负责面部和头部的感觉,包括疼痛。冷刺激会导致该区域的血管快速收缩(血管痉挛),然后迅速扩张(血管舒张)。这种血管的急剧变化被大脑解读为疼痛信号,通常表现为前额或太阳穴区域的剧烈、刺痛性头痛。
(2)典型症状:
1、突发性、尖锐的头痛:通常发生在额头、太阳穴或有时在面部中央。
2、疼痛剧烈但短暂:通常在冷刺激后几秒到几十秒内开始,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2分钟,很少超过5分钟。
这些症状均与摄入冷食直接相关:疼痛在快速吃/喝冰冷食物后立即或很快发生。可能伴随面部短暂的紧绷感或不适。
(3)急救锦囊
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以通过按摩头部或者热敷疼痛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进而缓解症状。
还可以用手捂住嘴鼻,同时保持快速呼吸,增加进入上颚的热气流,从而缓解头痛,或是用舌头顶住上颚,加速上颚恢复常温。
2
贪凉引发“肠痉挛”?
小心腹痛如绞
冷饮下肚突然腹部剧痛,这很可能是肠道在发出强烈“抗议”。
(1)为什么会肠痉挛?
低温液体刺激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产生痉挛性疼痛
(2)典型症状:
1、脐周或下腹突发绞痛,阵发性加剧;
2、伴随恶心出冷汗,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
3、呕吐或排便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
(3)急救锦囊
立即停止摄入任何冷饮或冷食,外接热敷,同时要避免腹部受压。如果腹部绞痛持续超过1小时未缓解,需要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更严重的急腹症。
3
冷食引爆“咽喉炎”?
喉咙肿痛如刀割
畅饮冰奶茶后感觉咽喉像被刀割一样灼痛?可能是黏膜急性损伤。
(1)为什么会引发“咽喉炎”?
摄入低温+高糖冰饮→咽喉黏膜血管急缩→黏膜缺血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激活体内潜伏病原体→引发急性咽炎
(2)典型症状:
1、咽部干燥灼痛,吞咽时痛感加剧;
2、扁桃体充血肿胀;
3、伴发37.5-38.5℃低烧,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感。
(3)急救锦囊
立即停止摄入冷饮,改为饮用或进食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如温粥、汤水),同时用淡盐水漱口。若48小时症状未缓解需借助抗生素治疗。
4
冷食触发“胆绞痛”?
右上腹剧痛需警觉
滚烫的火锅下肚后立刻畅饮冰啤酒,胆囊会“暴怒抗议”!
(1)为什么会触发胆绞痛?
油脂+冷饮低温刺激→胆囊剧烈收缩→将胆囊内原本浮动的结石推挤移位,卡嵌胆管→胆道压力飙升,引发炎症
(2)典型症状:
1、右上腹刀绞样痛放射至后背右侧肩背部;
2、恶心呕吐;
3、严重的胆道梗阻时会出现眼白发黄,伴有寒战、发热症状。
(3)防护要点
1、已知患有胆结石或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要避免冷热交替饮食。
2、若胆绞痛发作应立即禁食禁水,呼叫急救,医院就诊。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