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山区淮河社区中心民政家园社区以“群”为核心纽带,探索“群式服务”新模式,通过建强群阵地、丰富群活动、优化群服务,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更富活力,逐步绘就出一幅共建共享的民生新画卷。
群阵地有“面子”更有“里子”。为全面提升“15分钟生活圈”服务效能,民政家园社区整合优化阵地资源,为居民提供理想场所。在“面子”打造上,民政家园社区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小区增设了休憩座椅和运动器材,室内划分出亲子阅读区、老年活动室、科普活动室等,让居民走进来就感到舒适自在。而“里子”的打磨更显用心,老年活动室配备血压仪、体脂检测等,定期安排志愿者提供健康监测;志愿服务台整齐摆放着常用工具,居民可登记借用;同时设立“淮畔新港湾”,重点服务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城市户外工作者及有需求的居民,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休息、纳凉、喝水、充电等服务。这些“内外兼修”的阵地,不仅是服务场所,更成了居民心中的“精神归属地”。
群活动接“地气”更聚“人气”。群活动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只有接得住地气,才能聚得起人气。“群式服务”理念下,民政家园社区活动从“单向安排”变为“双向互动”,让居民真正成为活动的“主角”。社区通过微信群、居民议事会等渠道征集需求,精准策划活动。比如为老年人开设“智能手机班”,教他们用微信、淘宝购物;为年轻人组织“职场沙龙”,解决就业难题;为亲子家庭举办“绘本共读”等,丰富亲子时光。同时,鼓励居民自发组建兴趣团体,舞蹈队、歌唱队、环保志愿队等纷纷成立,大家在活动中从陌生到熟悉,邻里关系越来越近。“上次的母亲节,我还和对门李姐一起到社区学做蛋糕呢!”居民王阿姨笑着说。民政家园社区接地气的活动像纽带,把“各过各的”的居民连在一起,让社区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
群服务有“新意”更有“心意”。民政家园社区用创新形式贴近居民需求,用真诚态度传递关怀。一是打破传统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在社区群里开通“一键通”功能,居民有维修、咨询等需求时,群内工作人员能快速响应,同时结合线下定期“群友见面会”,让线上沟通落地为面对面服务。同时发起“社区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居民在群里提出社区治理、活动策划等建议,让服务从“单向输出”变为“共同创造”。二是聚焦居民真实感受。社区推行“敲门服务”,网格员定期走访独居老人、残疾人,帮他们买菜、代缴费用。同时列出助老等服务清单,居民“点单”、社区“派单”、服务者“接单”、居民“评单”,形成闭环。我行动不便,以前取药要等子女周末回来,现在在群里一说,志愿者第二天就送来了,太暖心了!”独居的杨奶奶感慨道。这些有“新意”的服务背后,是社区工作者对居民的“心意”,把小事当大事,用行动暖人心。
民政家园社区从阵地的“颜值与实力并存”,到活动的“人气与温情兼具”,再到服务的“创新与心意相融”,社区“群式服务”正不断解锁民生新场景。下一步,民政家园社区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奋力跑出民生服务加速度。(殷莹莹)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