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我的暑假生活

2025-09-15 11:23     来源:
        

二实小 二(2)班 梁圣麟

暑假,妈妈带我来到了南京博物院参观。一踏入博物院,我就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历史奥秘的世界。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那青瓷神兽尊,造型独特,青绿色的釉面仿佛蕴含着古老的神秘力量;错银铜牛灯,工艺精湛,银色的纹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还有鎏金铜鹿灯,金色的鹿身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了解了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收获满满。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用黄金打造的“广陵玉玺”金印,它的主人是广陵王刘荆,制作于东汉永平元年。还有那件通体以金银制作,镶嵌着绿松石、青金石、玛瑙等宝石的东汉流金镶嵌琉璃珠兽形铜砚盒,整体造型是仰头前眺的蟾蜍。在秦汉时期,人们认为蟾蜍是镇凶邪助长生的吉祥之物,这件精美的文物制作于西汉,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银缕玉衣最是让我惊叹不已。它由两千六百余片玉片,约八百克银丝精心制成。玉衣的制作方法可能源于铠甲,通过把玉片打磨、相互编缀而成。西汉时玉衣开始流行,汉朝时人们觉得死后灵魂可以自由进出身体,而玉衣能够确保尸体不腐。玉衣头顶部分多为一块中空的玉璧,作为“魂气”进出的通道。由于玉衣材料昂贵,制作耗时耗工,普通人无法享用,后来只有诸侯王和刘姓宗室的高等贵族可以使用,或者皇帝赏赐给重要大臣。三国时曹丕觉得做玉衣费时费力费钱,便下令废止了玉衣。

南京博物院有太多的文物宝藏,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着下次再来,继续探寻这些文物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指导老师:陈晓丽

注:稿件已在2025年8月27日《蚌埠日报》7版刊登

深度阅读

新华时评丨坚持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2
[详细]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加速迈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