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鹏脑科技引发全球关注,“脑控万物”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

2025-07-08 14:41     来源:
        

近日,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国大型聚焦人工智能终端的行业盛会,本次展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业媒体现场采访、报道。在参展的1000+件智能终端产品中,鹏脑科技的“脑控抓娃娃机”脱颖而出,获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长达一分钟的单独报道。

此报道于6月9日面向全球观众播出,中国自研的脑机接口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视野的关注。

参展产品众多,为何“脑控娃娃机”脱颖而出?

在如今“AI大流行”的时代,全球各行各业都在受到AI产品的冲击。只耗电、响应快、无负面情绪的AI正在大批量取代重复性劳动岗位,众多企业开始招聘“AI提词优化师”"AI培训师"等岗位,展会上的1000余件AI终端产品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AI技术改善生活、助力生产、便捷出行。

但人们不禁开始思考——除了帮助AI做得更好,人类的大脑还能做些什么?

深圳鹏脑科技似乎给出了一个答案。

“脑控”,通俗来说就是用大脑直接控制外界事物。你心里想 “打开台灯”,大脑发出的信号通过某种设备传给台灯,台灯就自己亮了,这就是一种简单的脑控。虽然听上去很像科幻电影里的桥段,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确实正在离“操控另一个躯体”越来越近。

2024年10月,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第二位受试者用3072根柔性电极,在25毫秒延迟内完成意念操控特斯拉机器人倒水的动作。今年2月27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开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植入颅内电极,帮助四肢瘫痪患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完成喝水、抓取等动作,并实现中文语言实时解码,准确率已达 52%。这些脑控“黑科技”实现的前提,是脑机接口技术。

“偷听”大脑说话的技术

大脑就像一台遥控器,当我们“想要”做某件事时,大脑会释放出相应的电信号。脑机接口就是“信号接收器”,它可以接收大脑释放出的信号,并转化成机器可以理解的“语言”,实现大脑和机器之间的沟通。

说起来简单,但大脑释放出的信号并不是向外发出的,而是向内直接传递给神经细胞——这就好比,原本大脑正关起门来,在颅骨里说悄悄话,可脑机接口非要偷听。

大脑被头皮、颅骨、脑膜层层包裹“偷听”大脑说话的技术有三种,最精确的一种叫“侵入式”。

“侵入式脑机接口”采用的是“绑匪手段”,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直接采集高质量的脑电信号——相当于把墙拆了,直接闯进去偷听。

还有一种方式稍微委婉一点,叫“半侵入式”,将电极植入头皮下、贴合硬脑膜但不需要直接穿透大脑皮层——不用拆墙,而是把墙皮扒了,贴在墙最薄的地方偷听。

这两项技术很显然存在非常高的脑组织损伤和感染风险,不适用于我们普通人日常使用。那么有没有一种脑机接口,既没有任何安全风险,又能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脑控万物”带来的技术革新呢?

“非侵入式脑机”应运而生。

消费级脑机接口:头环一戴,脑控无碍

视频中记者所体验的鹏脑科技“脑控娃娃机”正是采用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不需要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只需要佩戴好头环,通过头皮读取前额叶释放出的脑信号。

虽然中间经过了颅骨和头皮的两层衰减,头环所能接收的信号不如“侵入式”精确,目前还不能通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精准分析出大脑究竟在想什么,但这也足够我们通过头环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注意力信号”就是其中一种。

头环采集大脑“注意力信号”并传递给机器,当佩戴者注意力越集中,娃娃机抓夹的抓力越大;再通过方向感知装置,用佩戴者头部运动来控制抓夹运动方向——一次与众不同的抓娃娃体验就完成了。

利用同样的技术逻辑,鹏脑科技将“脑控万物”应用到各方各面——

“脑控赛车”,注意力越集中,赛车速度越快;

“脑控爆米花机”,佩戴者达到一定专注值,机器开始启动。

作为国内消费级非侵入式脑机赛道的代表企业,鹏脑科技不仅拥有“脑控娃娃机”“脑控赛车”“脑控爆米花机”等消费级娱乐产品,其自主研发的“专注力训练系统”也即将迎来新一轮产品升级。

独家专利,助力大脑提升

“人类对大脑的开发不足10%。”

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虽然已被证伪,但我们真的已经将大脑锻炼到极限了吗?在AI大批量替代人工的时代,如何让自己和孩子在未来持续保持不可替代性,正成为许多职场人和家长必须重视的问题。

2014年,一篇发表在《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上的文章证实,人脑专注力可以通过听觉反馈和练习来提升。

基于此项研究,鹏脑科技研发了“专注力训练系统”——靠一个轻巧的头环捕捉脑电波,再用AI算法实时分析专注状态,并配合专业的训练计划,达到提升专注力的效果。

鹏脑科技目前已申请多项“脑机接口”相关专利。不仅如此,据负责人透露,在未来即将发布的新版本中,或许可以实现更有学科针对性、年龄针对性的注意力提升。

“酷开智脑”APP只要一部手机、一个头环,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进行专注力提升训练。

真正的消费级产品,永远不会止步于娱乐设备,而是致力用科技助力人类成长。

或许在未来,我们可以将枯燥繁复的工作丢给AI,让大脑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借助脑机接口技术,去实现人类独有的创造力跃迁。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度阅读

一见·从伟大抗战精神,领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决心与信心
[详细]
鉴往知来 | 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