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 (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瑶 通讯员 汪婷)盛夏时节,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荷叶田田,白鹭翩跹,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近万只夏候鸟在此开启 “育儿季”,碧波、苇荡与羽翼交织成的和谐画面,为皖北平原增添了灵动的生机。
近年来,蚌埠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加强执法监管、完善救护体系、普及保护知识等举措,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让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安家。
2023年5月,某县两名当事人因非法携带气枪、铅弹等猎捕珠颈斑鸠、山斑鸠等“三有”保护动物被处以罚款;2024年1月,蚌埠市某县村民因非法捕获6只野生鸟类被依法处罚。这些案件的依法严办,既彰显了蚌埠市打击非法捕鸟行为的铁腕决心,更向全社会发出强烈警示,守护鸟类安全,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生态卫士。
“夏季是鸟类繁殖关键期,更需要我们温柔以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湿地管理科负责人介绍,珠颈斑鸠、山斑鸠等鸟类虽然常见,但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法捕猎不仅违法,更会破坏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市以林长制为抓手,构建起“空地一体”的鸟类保护体系,地面巡护、智慧监测、市场整治等多重手段守护这些“天空精灵”。仅今年以来,我市组织生态护林员开展了“春季护鸟”“清除鸟网”等专项行动,巡查巡护了1250余次,清除非法捕鸟网具6张,重点守护鸟类繁殖地、迁飞停歇区。在鸟类栖息地,相关部门布设了114台监控设备,实现重点区域24小时智能守护。执法部门还开展了“清风行动2025”,联合公安、市场监督、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常态化开展专项执法,对花鸟市场、农贸市场、餐饮后厨、物流运输、网络交易平台等重点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链条严厉打击非法出售、购买、利用鸟类及其制品和销售违法猎捕工具违法行为,累计出动执法车辆300车次、执法人员1211次。
除了织密保护网络,阻断非法市场交易以外,我市规范繁育救助,守护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强化了对鸟类人工繁育机构及场所的日常监管,通过明察暗访重点排查购买猎捕鸟类进行繁育的潜在风险。省级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发挥收容救助作用,收容救护野生动物共17种、96只,包括东方白鹳、纵纹腹小鸮、红隼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0余只。
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我市鸟类多样性显著提升。仅以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根据监测显示鸟类种类及种群数量都在增长。从2016年公园揭牌成立之初的103种鸟,到如今确认有19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如东方白鹳和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则多达28种。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