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 社会

蚌埠也能种出热带水果?答案:能!

-

2025-07-26 12:26     来源: 蚌埠发布客户端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尤靖文 通讯员 凌义乐)“看这糖度,比市场普通品种高出几个点”紫红色的火龙果果肉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固镇县想君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响看着刚刚测量的糖度计笑着向记者展示。

种植大棚外,名为“蜜旋龙”的火龙果正被成箱打包发往上海超市。在刘集镇刘圩村,这个占地30 亩的家庭农场,正用一个个带着热带风情的果实,改写着人们对皖北农业的印象。

“最初哪敢想能在蚌埠种出热带水果?”李响的话语里带着创业的感慨。2023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了从事特色果蔬研究的农业专家,对方递来的一份种植产业发展建议,点燃了他转型的火花。“专家说蓝莓、火龙果种植难度低,家乡的土壤条件也适宜种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这个土生土长的皖北汉子,在30亩土地上播下了第一粒特色种植的种子。

如今,农场里蓝莓、火龙果、香蕉等南方品种错落有致,25 亩蓝莓园枝繁叶茂,5 亩火龙果棚生机盎然。“蓝莓是主打,火龙果求突破,香蕉更多是试验田。”李响笑着指向棚角一串青绿色的香蕉:“别看现在不起眼,成熟时香蕉能挂满枝头,这在我们这地方可是稀罕物。”

“北方种南方果,靠的不是蛮干。”在蓝莓种植区,李响俯身查看滴灌系统,细密的水珠正顺着黑色管道精准渗入根部。这个去年更换的进口设备,曾让他头疼不已——初期采用的水肥一体化系统频繁堵塞,沙子杂质混着未过滤的地下水,让25亩蓝莓苗长势参差。“连夜请专家‘会诊’,最后全棚换了管道,增加了净水器,这才保证了蓝莓的正常生长。”李响感叹。

在销售端,一场农旅融合的实践正在展开。去年蓝莓初挂果时,李响试水直播带货。今年,他计划开启“棚内直播 + 现场采摘”模式。“早熟蓝莓 11 月上市,能卖到次年 5 月;火龙果从7月采摘,能持续到春节,错峰上市才能卖好价。”据李响介绍,蓝莓亩产可达3000斤,火龙果亩产约5000斤,综合效益是传统作物的3倍以上。

“平时七八个人管棚,摘果期要雇100多人,周边村民来务工,一天能挣80到100元。”李响算起民生账。大棚外,几位村民正在捆扎包装纸箱。这些带着蚌埠温度的特色果蔬,正通过冷链车发往江浙沪的商超,在带动乡亲增收的同时,也让“蚌埠产”特色农产品有了新名片。


编辑:侯艳秋


深度阅读

一个无会日|学习总书记的好作风⑮
[详细]
向新而行丨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