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毛戈平八年鏖战、三次冲击A股未果后转战港股终获成功,上市首日股价便大涨76.51%,截至2025年7月24日收盘价达101.5港元,市值近500亿港元。这一标志性事件仿佛为美妆行业打开了资本市场的新大门,一场IPO大潮随之来袭。
2025年3月,谷雨启动A股上市辅导;5月,林清轩、东方妍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颖通成功挂牌,摘得港交所“中国香水第一股”桂冠。而在6月27日,植物医生也传出喜讯,深交所官网披露其主板IPO申请正式获受理,加入了这场国货美妆的资本化竞速赛。
图源植物医生招股书
三十载深耕路:从商超门店到行业标杆
植物医生的资本化之路早有规划。据《化妆品报》2023年消息,创始人兼董事长解勇在2020年接受专访时便表示:“植物医生一直跟资本保持沟通,上市的时间点大概在三年后。”2023年7月,植物医生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2025年6月完成辅导备案,如今终于迎来深交所受理的关键进展,这一路径与解勇当年的规划高度契合,彰显出其出众的市场眼光与稳健的商业运营能力。
回溯植物医生的成长历程,其发展轨迹清晰可见。1994年,解勇创立了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名为北京明弘科贸有限责任公司),开启了在美妆行业的探索。2004年,公司在北京国展家乐福超市开设首家独立门店,随后紧跟大商超的扩张步伐,快速在全国重点城市铺开市场,完成了初步的渠道积累。
2014年,为弥补产品研发短板,植物医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达成深度合作,成立“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并以“高山植物,纯净美肌”为品牌定位,正式确立“植物医生”品牌,完成了从渠道驱动到“渠道+研发”双轮驱动的转型。
经过三十年的深耕,植物医生已构建起完善的产品矩阵与渠道网络。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15个产品系列,涵盖“石斛兰紧致淡纹”“积雪草舒缓特护”“紫灵芝多效驻颜”等多个高山植物系列,覆盖水乳膏霜、精华及精华油、面膜等多种品类。在门店策略上,采用“直营+经销”相结合的模式,截至2024年末,门店总量高达4328家。
凭借这样的积累,植物医生在行业内屡获认可。2022年和2023年,公司连续两年蝉联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生活服务业连锁企业TOP100”名单中美容美体业第二名,并获得Euromonitor颁发的“全球领先的单品牌护肤品专卖店”认证。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报告,按2024年度全渠道零售额计算,植物医生在中国单品牌化妆品店中排名第一。
业绩与挑战并存:直营与经销的平衡术
从业绩表现来看,植物医生在报告期(2022年至2024年)内保持了稳定增长。营收方面,分别实现21.17亿元、21.50亿元和21.55亿元,同比增长1.6%、0.22%;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3亿元、2.43亿元,同比增长45.35%、5.8%,持续盈利能力得到验证。
在销售模式上,植物医生以经销模式为主、直营模式为辅。报告期内,经销模式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分别为64.63%、63.82%和63.37%。以2024年为例,公司通过经销、直营模式运营的线下门店分别贡献11.1亿元和5.27亿元,经销、直营模式下的授权专卖店及经销电商平台分别贡献约2.56亿元和2.63亿元。这种以经销为主的模式有利于企业实现轻资产扩张,但也带来了毛利率方面的挑战。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植物医生经销商毛利率为47.12%、52.81%、51.81%,直营毛利率为70.02%、73.62%、71.16%,直营模式毛利率显著高于经销模式。2024年,植物医生综合毛利率为58.9%,而同业中的珀莱雅为71.41%,贝泰妮和丸美生物更超过了73%,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收入结构主要以直营模式为主。对此,植物医生方面也坦言:“鉴于经销模式的特性,公司需要为经销商预留出一定的利润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毛利率低于直营模式。”目前,公司已开始对经销授权专卖店数量进行优化,以平衡规模与效益。
图源植物医生招股书
研发筑根基:“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科研布局
在美妆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研发实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植物医生深知“不创新无未来”,始终将研发作为发展的“里子”,而非仅依赖销售费用这一“面子”。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和6633.4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3.53%和3.08%,持续的投入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源自植物医生招股书
植物医生构建起“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多地协同研发网络,彰显出强劲的科研实力。“一个中心”指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设立的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主要承担产品基础研究以及新品研发的重要任务;“五大基地”涵盖昆明植物护肤研发实验室、北京亚太皮肤科学研究所、广州顺德植物护肤配方及临床研究基地、日本东京汉方护肤科学研究中心以及植物医生—江南大学中国化妆品原料成分研发基地,分别负责活性原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品质保证等多方面的研发工作。
截至2025年5月31日,植物医生已经取得21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9项,在植物功效研究、护肤模型构建、低敏性验证等关键领域具备了较完整的实验条件与技术路径。以明星产品石斛兰系列为例,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长期合作研发中,创新性地将大分子石斛多糖经过专利工艺成功制取分子量更小的石斛寡糖,能促进肌肤胶原蛋白的自我生成,这一研发成果使该系列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之一,体现了强大的研发转化能力。
募资谋发展:冲刺“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
聚焦本次IPO,植物医生拟募资约9.98亿元,计划用于四大重要项目: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基地技术改造以及信息化系统升级。其中,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投入彰显了公司持续强化研发实力的决心。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将围绕“植物提取+功效护肤”这一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涵盖活性成分筛选、皮肤功效验证、安全性评价等关键环节的完整研发体系,打造高山植物活性成分研究平台,并建立专门针对亚洲肤质特点的皮肤数据库,以此支持产品功效的精准设计以及配方的差异化创新,进一步巩固在植物护肤赛道的领先地位。
自1994年设立以来,植物医生在中国化妆品行业已耕耘30余载,始终致力于高山植物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植物医生”单一品牌,以“高山植物,纯净美肌”为定位,打造了“中国品牌、中国成分”的独特优势。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这种聚焦单一品牌的模式有利于集中优势力量、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降低运营成本等。
此次冲刺“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不仅是对植物医生过往三十年发展成果的肯定,更是其未来迈向更高舞台的新起点。若IPO成功,公司有望借助资本力量进一步优化渠道结构、强化研发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国货美妆行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范例,推动“中国品牌、中国成分”在全球市场绽放光彩。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