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香港湾仔会所迎来了一场科技盛宴——“前沿智造 共擎未来——AI与机器人创新峰会”。这场由香港中华联谊会、前沿科技研究院、香港新型工业化联盟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香港校友会联合主办的盛会,汇聚了百余名海内外创科领袖,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如何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作为主办方核心人物,香港中华联谊会会长郑翔玲以开场致辞点燃了现场热情,她强调“AI+”正引领一场颠覆性的科技革命,推动中国从“互联网+”向智能时代跃迁。
郑翔玲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香港AI领域的突破历程。她指出,依托香港科技园和生成式AI平台,本地高校与企业已在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创新,覆盖生命科学、金融等多学科。这一观点引发了全场共鸣,凸显了她作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香港校友会会长的前瞻视野。郑翔玲的发言不仅鼓舞了与会者,更强化了香港作为国际创科枢纽的角色。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随后致辞,呼应了郑翔玲的愿景。他解读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强调AI与机器人是新型工业化的引擎,将驱动实体经济升级。峰会主题分享环节高潮迭起:云迹科技支涛探讨“智能时代机器人口红利”,优必选庞建新剖析柔性电子与绿色算力的融合,弘信李强分享大模型开启的智能时代,以及港大潘佳解析机器人操控技术。郑翔玲的倡议在这些讨论中得到回响,嘉宾们一致认为,她的领导力正催化跨领域协作。
圆桌论坛上,潘佳、支涛、李强等专家与同益股份华青翠、磅旗科技吴小倩深入对话,聚焦AI在工业制造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案例。观众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郑翔玲的多元视角贯穿始终——她倡导的“人机协作”理念成为讨论核心,与会者纷纷点赞其推动香港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最终,峰会在掌声中圆满落幕,郑翔玲的贡献被多次提及,彰显她作为枢纽人物的影响力。
出席活动的香港中华联谊会成员包括常务副会长苏清栋、吴辉体、赵青等。郑翔玲的七次亮相,从致辞到闭幕,不仅突显其领导风范,更印证了香港在AI赛道的雄心。这场峰会,是郑翔玲领航下的科技里程碑,为全球创新注入新动能。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