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文/图) “唰——唰——”手持长枪,动作铿锵有力、行云流水。
近日上午,南山公园里,蚌埠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山内功拳”传承人梅家新,正带领一群青少年练习武术,一招一式打得虎虎生风。
公园里,爱好武术的青少年们常常聚集在此锻炼身体。今年8岁的沈小强,已经在这里练了两年的武术。他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进步非常大,身体强壮了,也养成了爱运动的好习惯。”
像沈小强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11岁的王欣博已经练习武术一年多了,他自豪地说:“每次练习都感觉自己像一个真正的武术高手。”
饶奥博即将成为一名初三学生。四年前,他开始学习武术,如今已经是一名“老学员”了。他说:“以前我是一个小胖子,练武让我变得健壮、有力,更让我学会了坚持和专注。”他的爸爸也表示,孩子通过练武变得更加坚强、自信。
非遗与兴趣的结合,让孩子们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也传承了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磨炼毅力。”正在为考研做准备的关宇桐,从小就开始学习武术,每年暑假,他一回到蚌埠,就来到南山公园,跟着老师学习武术。
“非遗的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而公园里的公益课堂就是最好的平台。”梅家新说,不少孩子很有毅力,坚持锻炼,南山内功拳也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他看来,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学习武术,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年逾七旬的梅家新拳架沉稳,双目如炬,招式间尽显淮河武者风骨。近年来,他通过建立传习基地、公园开放式教学等方式,让蚌埠这项非遗技艺重现生机。
在公益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学习了武术技巧,还在精神层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0岁的乐乐已经练习武术4年,他说:“我喜欢武术,它让我变得更勇敢,也让我学会了尊重和谦逊。”他的教练梅家新也表示,乐乐的进步非常大,不仅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在精神上变得更加坚韧。
暑假期间,孩子们在公园里学习武术,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种公益课堂的形式,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梅家新说,这样的公益课堂还将继续开展,让更多孩子受益。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