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蚌埠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9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跃居全省第2位。消费引擎的轰鸣声在这座城市格外响亮。
全省消费市场呈现复苏态势,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1.0亿元,同比增长5.5%,蚌埠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座皖北商贸重镇如何凭借政策组合拳与消费新业态,实现消费市场突围?
答案藏在精准施策中。
政策组合拳激活消费潜力
消费市场的爆发非一日之功,蚌埠打出的是一套政策组合拳。
消费券释放了其惊人的杠杆效应。1至6月,全市已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2430万元,核销金额2000余万元,直接带动消费6.5亿元,助力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也让今年上半年蚌埠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49.9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位列全省第2。消费券成为点燃消费热情的导火索。
“我市于2025年3月12日至3月25日期间,推出‘徽动消费·美好生活’2025年春季汽车消费券促销活动。本次活动将发放总额高达3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2025年第二批春季消费券活动将于4月18日正式开启,发放范围涵盖汽车、百货、超市、餐饮等四个领域。”“‘徽动消费·美好生活’2025年夏季汽车消费券促消费活动于6月6日正式启动。”……在每一个消费的关键节点都能看到消费券的适时出现。
“消费券再叠加商家的活动,优惠了将近3000元,很划算。”最近,市民刘珍提取汽车消费券后,高兴地开走了心仪的新能源汽车。在我市,像她这样的受益者不在少数。今年上半年,我市发放的汽车消费券拉动效应显著。据蚌埠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特别是以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为代表的升级类消费增长迅猛,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7.6%、44.7%、43.7%,展现出消费升级的强劲势头。
“以旧换新”撬动绿色消费升级。今年,蚌埠市紧抓国家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契机,制定全市实施方案和细分领域工作方案。全年争取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用于汽车、家电、3C数码、家装厨卫及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行动,叠加汽车、家电、3C数码等领域消费券2750万元,留住本地消费,吸引周边消费,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增效。
在消费券和以旧换新政策发挥乘数效应之外,蚌埠还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高水平推动东海大道城市商业中心品牌提升、业态新颖,淮河路城市商业中心载体更新、场景营造,以各区域性商业中心、片区商业为辅助,形成服务全市域消费人口以及外来人群的城市商业窗口,提升消费品质。
为了加快首店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商圈、重点商贸企业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我市开设皖北首店、蚌埠首店。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百货零售、餐饮消费等重点行业,充分挖掘潜力和特色,提升消费品质。银泰、万达、吾悦等商业综合体聚焦新型和高端消费人群,大力发展区域首店、行业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发等“四首”经济。KUMO KUMO(酷末芝士蛋糕)、黔夺夺等优质餐饮品牌成立蚌埠首店。同时,苏宁易购Plus、荟品仓城市奥莱等品牌蚌埠首店开业,丰富居民消费选择。
我市在已建成4家省级特色街区的基础上,新培育固镇尚达新天地购物广场·金街、五河县润都中央广场等2条街区,并将其打造为省级特色街区。银泰映巷街区、篾匠街等街区亮化及品质提升工程顺利实施。
为了深挖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网红经济,形成更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出圈”产品。
同时,各相关部门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支持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农村新型便民商店等,打造乡镇商业集聚区,健全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
“放水养鱼”搅动一池春水
蚌埠消费市场的增长,离不开对市场主体的精心培育和平台建设的持续推进。“放水养鱼”才能搅动一池春水。
“以前办理营业执照,要跑多个部门、多次提交材料,手续烦琐且耗时较长。没想到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很快的就把事情办好了,也没有东奔西跑,太方便了!”我市一家药店负责人通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的“开办药店一件事”,办理门头店招、药品经营许可证等手续,仅用2天就全部办理完成,审批时限节约了4天。
从“一堆事”变成“一件事”,从“多次跑”变成“高效办”,为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时效性和便捷性,我市多部门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
近年来,我市为激发市场发展活力,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总量,提升经营主体质量,推动规模以上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2025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5078户,同比增长5.69%。其中新登记企业3588户,占比23.8%;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1439户,占比75.9%。截至第一季度末,经营主体总数达430592户,同比增长5.93%。
而夜经济打造与商文旅融合的消费新生态让市场活力得以自然生长。
蚌埠以商圈、特色街区、网红打卡地为载体,今年以来已举办夜间年货展、非遗民俗展、“老字号”嘉年华等活动10余场,推动“夜购、夜食、夜娱、夜游”全面升温。
今年夏天,围绕“徽动消费·美好生活·‘热’闹一夏”主题,向汽车、家电数码、餐饮等民生领域发放4.4万张消费券的同时,还支持本地网红开展高档餐饮品牌探店活动,鼓励高档餐饮饭店结合餐食外摆和抖音直播,推出“惠民优享”套餐服务,展现具有烟火气的蚌埠夏日夜经济,预计带动消费6000万元以上。
新春庙会、新春购物节、龙虾美食节、商文旅特色街区旅游节、“省级特色街区+老字号旅游节”等活动,烘托除了浓浓的商文旅融合消费氛围。我市对符合支持条件的活动举办方或承办方给予宣传推广、场地租赁、场景搭建等政策支持。新媒体拓展与文旅破圈行动,聚焦“文化味”和“烟火气”,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结合季节特点和群众需求,提供错时延时开放等便民服务,让消费不仅“旺起来”,更“活起来”。
蚌埠通过“放水养鱼”策略,既短期刺激消费,又长期培育市场生态,让夜经济、商文旅融合、新媒体传播形成合力,真正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
挑战中的下半场机会
尽管成绩亮眼,蚌埠消费市场仍面临挑战,但下半年的机遇也同样明显。
全省正加大力度提振消费活力,加大促销力度、打造新场景、释放服务消费。
去年7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蚌埠综保区,这是全国第166个、全省第6个、皖北首个综保区。选择在蚌埠设立皖北首个综保区,主要原因是蚌埠市多项开放经济指标均位列皖北地区首位,开放平台基础及发展在皖北地区一直走在前列。“蚌埠市进出口总值一直在皖北地区是第一,这里还有蚌埠港、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蚌埠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蚌埠在皖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优势明显,“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较为完善,有助于进出口货物集散。蚌埠综保区这一开放平台将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市商务和外事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下半年将继续开展“消费券+以旧换新”、商圈街区建设、品牌首店引进、新消费场景建设、商旅文体融合、传统消费提质扩容等行动,举办好、打造好系列展销活动,固化形成品牌。另外还会立足龙子湖新经济产业园、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安财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园区基地,汽车城、中恒商贸城及银泰万达等商业综合体,绿地珠峰等写字楼宇等,淮河路闲置商贸资产等,协调配合招商部门做好商贸招商,加力市场主体培育。
商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按照时序节点持续推动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开学季、中秋、国庆等节点,推出更多主题促消费活动。同时,优化消费券发放方式,重点向家电以旧换新、特色餐饮等领域倾斜,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史晓红认为,总体来看,我市启动消费券、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促销费活动,对促进消费回升具有积极作用,短期能有效提振消费热情,激发消费潜力,给本地带来更多流量消费,同时还能盘活当地资源,形成民生改善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所有促销费的举措,其本质都是“信心催化剂”,投放消费券、推动“以旧换新”等政策都在为经济持续复苏注入更多确定性。(蚌埠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瑶)
(分界线工作室出品)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