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变危房,没想到能换成这么敞亮的新家。”近日,清晨的阳光洒在怀远县江山御景小区居民孙玲俐家中,站在用危房“以旧换新”入住的电梯房内,望着远处正在拆除的危宅,感慨万千。
孙玲俐手中曾握着的那张“房票”,不仅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金钥匙”,更成为怀远县在城市更新实践中,以“房票”为纽带系统推进危房解危安置的创新路径。
老城亟待破局的更新之路
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城市会出现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功能缺失,安全隐患日益突出。怀远也不例外。
“以前住在危房里,自来水供不上来,生活很不方便。”孙玲俐曾住在光明社区税务局宿舍,逼仄的住所成为其提升生活品质的巨大障碍。近日,记者跟随怀远县住建局工作人员王航航丈量危房。
孙玲俐的新房光亮整洁
来到税务局宿舍,墙体上的“此处危房 请勿靠近”的警示标语张贴在醒目的位置。房屋建于上世纪,砖混结构,屋外污水横流。“你看,墙体一抠就碎。”王航航抓了一把墙体,尘土沙沙落下。站在宿舍下仰望,岁月的破败感扑面而来。
根据《怀远县城市房屋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安排,该县曾于2021年3月开展房屋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县城市规划区内有13栋楼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被明确标定为D级危房。
“现在房地产市场放缓,等拆迁遥遥无期。”在丈量过程中,王航航时常听到居民们的诉求,楼体老化、搬迁受限、生活不便。寄居危房不仅毫无幸福感可言,而且日日忧心、惴惴不安,“安居梦”愈发缥缈。
1.12倍补偿+九折购房激活市场
既要拆旧城,更要重民生。面对居民们“如鲠在喉”的危宅,怀远开具“诊断报告”,告别“大拆大建”,转向更精准的城市更新,“房票”解危安置政策应运而生,从“被动供给”过渡为“主动服务”,群众的急难愁盼也看到了破解的曙光。
工作人员上门登记丈量危房
“以前,都是到处打听是否拆迁,没想到现在都是主动上门。”记者在造纸厂东二巷采访中,恰巧碰到工作人员正上门为杨女士的危房丈量面积和清点物品。
曾经的造纸厂员工宿舍风光不再,连片的危房拥挤在一片不起眼的场地里。“工作人员来了很多次,帮忙丈量估价。”杨女士房子没有窗户,室内只有一个通风井,乌漆墨黑、严重漏水。
“连装修用的砖头都算进了补偿,我们心服口服。”杨女士说,不仅房屋能折算价钱,房屋内的一应附属物品都能折价,每一项补偿明细清晰可见。据了解,住房的价值补偿金由危房现值市场评估价格确定,非住宅房的价值补偿金采取一户一评方式确定。
根据规定,政府以专业机构评估价为基准,按照1.12倍给予房票使用奖励,持票居民可在怀远县所有政府存量安置房源中,以市场评估价九折购买存量安置房,不足部分由居民补足,结余部分由政府退还。对危房住户而言,这个政策很划算。
实现“忧”到“优”的跨越
而今,危宅里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谁家已搬进崭新的住宅。怀远住宅的库存消化,也进入“精准施策”阶段。
据了解,近期该县住建局牵头组建县房源超市,超市内房源包含全县自愿加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售房源及存量安置房源。被征收人通过房源超市选择政府存量房和商品房。房源超市设在怀远县征迁安置管理服务中心内,房票办理和确定房源可一次性办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位市民正在挑选住宅。每个小区一本明细,有江山御景、禹泽园等,都是当地的热门楼盘。已被选择的房号被画上了粗黑的笔墨。据介绍,拿到房票后,即可优先凭房票、征收补偿协议,与房源提供企业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为增加群众的选择,房票实行“商住互通”原则,既可选购住宅,也可选购商业经营房。
“现在县里给我们危房改造,从房子测量到还原房子,过程比较顺利,两三天时间房票就领到了。”孙玲俐介绍,原本居住的房子才60多平方米,现在还原到江山御景的房子是80平方米多一点,中间补差价补了三四万块钱就能换新居,她很满意。
“这一模式既规避了传统货币补偿可能引发的风险,又通过政府补贴撬动商品房去库存,实现多方共赢。”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数据,政策实施以来,已全部完成人房分离,房票结算202户,开具房票177张,涉及金额6441万元,极大解除群众住房隐患问题,获得了广泛认可。
居民的危房小区进阶为现代化小区,“濒死细胞”一跃换成“活力细胞”,这样的城市更新是对基层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也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融媒体记者 谢勋章 文/图)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