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翟金龙又一次醒来,这是他当晚第四次起身。床头的夜灯泛着暖黄的光,映照着魏云静的侧脸。他轻手轻脚地探过身,熟练地托起妻子瘦弱的肩膀,帮她翻身。
“静静,翻个身,疼不疼?”他低声问,手指轻柔地按摩着妻子僵硬的肩颈。这样的动作,八年来,他做了上万次。魏云静眨了眨眼睛,这是他们之间默契的暗号——不疼。
这样的夜晚,翟金龙已经过了整整八年。
从门店相邻到生命相依
20多年前,浙江台州小伙翟金龙来到蚌埠老二马路,开了家小家纺店。与隔壁店铺的魏云静门挨着门做买卖。朝夕相处间,两个年轻人渐渐生出情愫,水到渠成地组建了家庭,心贴心过日子,迎来了爱情的结晶。
那时的魏云静,“什么都学得会,心灵手巧,事业心强,人也漂亮”。她会给翟金龙烫头发,会打理店铺,会将两个人的小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以前她可厉害了,都是她照顾我。”翟金龙忆及当年,眼睛笑成一条缝,仿佛又看见了那个烫着卷发的能干姑娘,语气中满满都是对妻子的感恩和仰慕。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命运会在八年前给他们开如此残酷的玩笑——渐冻症,这个连医生都断言最多只能活三五年的绝症,降临在了他最爱的人身上。
八年坚守 用行动书写最长情书
从此,翟金龙的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家和店铺。他不敢走远,不敢久留,因为家里有需要他贴身照顾的妻子。
就算夜里得起来好几次,但每天早上,翟金龙还是得雷打不动七点起床,为妻子翻身、按摩,然后是洗漱、喂食。这一切完成后,他必须赶往中恒商贸城的店铺,那里有维持全家家计的家纺生意等着他打理。
“常常是店里忙到一半,就要赶回家看看。”翟金龙说这话时,脸上带着疲惫的微笑。八年如一日,他就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在店铺和家庭之间来回奔波。
洗头、洗澡、换衣服、翻身、上厕所...这些对常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对翟金龙却都是一项项“大工程”。魏云静全身肌肉萎缩,浑身无力,每次搬运都要格外小心。“稍动一下就不舒服”,翟金龙每做一个动作都要问妻子,有没有哪里痛,哪里不舒服,一遍又一遍,无尽的耐心。
他专门买了洗头床,只为了能让妻子洗头时舒服一点;他学会了按摩,只为了缓解妻子肌肉的僵硬;他成了“读眼神专家”,因为妻子只能用眼神与他交流。
每次离开家,翟金龙打点好一切,都会拍拍妻子的面颊,给自己和妻子打气:“老婆,我去店里了,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过好每一天。”
翟金龙坦言自己从没送过花,也不会说甜言蜜语,是个不够浪漫的人。但他用八年时间,为妻子写下了一封世界上最动人的情书。
凡人的爱与怕
翟金龙不避讳谈论自己的脆弱。“累,当然累。有时候夜里起来三四次,第二天真的撑不住。”他说,“我也怕,怕她难受,怕自己做得不够好。”
这种坦诚,让他们的爱情故事更加动人。没有英雄主义的光环,只有普通人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挣扎。
2025年7月2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像锋利的刀片划过空间,魏云静胸闷像潮水般漫过胸口,痰液堵在喉咙里,像沉重的铅块,她咳得浑身发抖,却怎么也咳不出来。那一刻,家仿佛被黑暗撕开了一道口子。“我们匆忙把她送进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危单上的字像一记闷雷。”翟金龙最怕的事发生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短短几个医学术语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无比自责。当日,魏云静被紧急转入重症医学科……冰冷的器械、闪烁的监护灯、厚重的大门,仿佛把夫妻二人隔开到了两个世界。
人生不到绝处,不信神佛。从不求神拜佛的翟金龙,那天在抢救室外的长廊上用尽毕生虔诚向神明祈祷,只求妻子能平安渡过难关。
医生们脚步如风,护士们昼夜护理。抗感染、抗休克,呼吸支持……医护人员一次次与恶魔掰手腕。魏云静气管拔管困难,将她气管切开那一刀,仿佛切在家人心上,却也打开了她重新呼吸的通道。
二十多个晨昏地等待,在蝉鸣最盛的那天,魏云静终于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康复出院了。阳光落在她苍白却微笑的脸上,像久别重逢的亲吻。
翟金龙说要特别感谢许超、李子广这些医生们,以及所有他叫不上来名字的白衣战士——他们用专业和慈悲,把黑夜凿出了光;用二十多个昼夜的坚守,替一家人守住了“以后”。
“很多人说我了不起,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丈夫该做的事。”翟金龙说着,轻轻为妻子扎好头发,又捋了捋额前的碎发,“婚姻不就是你照顾我,我支撑你,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健康、疾病都不能放弃吗?”
魏云静虽然不能说话,但她的每个眼神、每个表情,翟金龙都能读懂。“她皱一下眉头,我就知道是哪里不舒服;她眼睛往哪里瞟一下,我就知道她是渴了还是饿了。”
这种默契,是二十多年相守积累的深情。在翟金龙看来,这就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需要用心的陪伴。
“我到现在都还是‘怕老婆'的人。”他笑着说,“我老婆性格要强,之前一直都是家里的主心骨,现在她表情稍稍不好,我就很紧张,怕自己哪里没有做好。”
这种“怕”,何尝不是深爱的另一种表达。
凡人的深爱都在日常的细节里。
爱情最美的模样
儿子翟魏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年轻人那样急于闯荡世界,而是选择留在家里照顾母亲。“爸爸太辛苦了,我想帮他分担。”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家庭最动人的传承——爱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责任。
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翟金龙的丈母娘来看望女儿,“俺家这个女婿照顾静静真是实心实意的好,一般人都做不到这样。”她对女婿赞不绝口,把手机里记录的一段段女婿照顾女儿的日常播放给记者看。
卧床多年,魏云静身上没有一个褥疮,屋里整洁无异味。这些细节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与坚持。
采访中,魏云静始终面带微笑,那笑容温柔而满足。在丈夫面前,她笑得像个初恋的少女,仿佛疾病从未夺走她的幸福。
“只要‘静静'在,我就有家,家就不会散。”翟金龙说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妻子的脸庞。
什么是爱情?翟金龙和魏云静用三千个日日夜夜给出了答案。爱是真心的爱戴对方站在高处的样子,也无条件包容承接他的最低处;是对方感觉不太妙时也一直在他身边,哪怕什么都做不了;是在他拿袖子擦眼泪时千方百计给他塞块糖,想蒙蔽他人生的大多苦楚。(融媒体记者 陈瑶)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