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文/图)近日,省工信厅公布了2025年度安徽省绿色工厂名单,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近年来,经过严格的评审和筛选,我市累计甄选出76家绿色制造单位入选省级或省级以上能效“头雁”阵营,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发挥标杆榜样力量,如今已初步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格局。
走进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里没有轰鸣的噪声,也没有漫天的烟尘。现代化厂房、智能生产线、大片的绿色草坪……漫步在工业园中,鸟语花香,一步一景,形成一幅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这些标杆企业不仅自身实现了节能降耗,更通过“头雁”效应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升级,为区域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板。”市工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科科长桂强说,近年来,我市已累计培育创建省级或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76个,绿色制造的成群崛起,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绿色工厂作为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实现了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集约化的工厂,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个层次。创建绿色工厂对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获评企业分别是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蚌埠液力机械有限公司、蚌埠兴科玻璃有限公司、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施普瑞德材料科技(蚌埠)有限公司、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华凯轻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来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吉宏环保纸品有限公司、五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和五河县维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建材等多个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
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节能减碳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余热回收、开展温室气体核算核查和产品碳足迹核算等措施,不断挖掘节能降耗减排潜力,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竞争力。
在蚌埠液力机械有限公司,通过实施蒸汽系统优化、设备能效升级、热能管理强化及清洁能源应用,实现天然气消耗降低15%、年节标煤219.92吨,同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企业生产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这仅仅是我市实施“设备更新+工艺革新”双轮驱动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围绕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加快工艺革新,实施系统节能改造,鼓励先进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运用。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绿色发展推进小组并制定中长期规划,对绿色工厂创建指标进行量化和相关绩效考核,营造绿色发展企业文化,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良率,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量大幅降低。蚌埠兴科玻璃有限公司通过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全面对标绿色工厂建设标准,持续优化供应链与生产工艺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生态设计,单位产品能耗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如今“绿色工厂”评选活动已为我市乃至全省工业企业树立了能效提升的标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节能模式。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以“双碳”目标作为工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将系统推进工业领域能效提升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及时解决企业在绿色转型与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参与绿色工厂创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制造样板。
蚌埠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008681号-1 皖网宣备070018号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168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邮箱 bbrbs@bbnews.cn 举报电话 (0552)4017493